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定西陇南系列1:从黄海之滨到陇原大地的产业协奏

甘肃康大兔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肉兔示范园区

故事源于一场山与海的“携手”。

海拔0米的“海风”,跨越1700公里,吹拂着海拔2000多米的陇原大地。当青岛协作甘肃定西陇南挂职干部工作组踏上这块土地时,可持续发展的动人故事,持续在陇南和定西书写:26226人完成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15604名脱贫人口在青岛安身立命;价值95.91亿元的陇南定西特产飞入千家万户,支撑这条产业链的,是320个产业项目和59.4亿元“真金白银”的落地生根。

正值东西部协作国家战略30周年、青岛对口协作陇南10周年、对口协作定西5周年前夕,6月9日—13日,由青岛市记协带队,部分中央媒体驻青记者、青岛市属主流媒体记者一行15人赴甘肃开展东西部协作主题调研采访活动。本报记者作为记者团一员,跟随采访团深入甘肃腹地,见证青岛与陇南、定西两市开展的东西部协作如何浇灌出共富之花。

从“无中生有”的肉兔全产业链,到让马铃薯亩产翻番的引水上山工程,协作点燃了产业的星星之火。当琛蓝生物科技将“海洋+中药”基地扎根西部直面海外市场,当海尔物流园架起通往“一带一路”的桥梁,一条产业互补、血脉相融的现代化路径豁然开朗。

从扶贫协作到振兴协奏,青岛与陇南定西的山海深情,书写着中国缩小差距、走向共富的时代答卷。

陇南、定西有了青岛路,青岛也有了陇南路、定西路……有人说,路名是城市的文化名片,记录着城市的历史、寄托着城市的情感。青岛与陇南定西之间,已然彼此融合,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郭清鉴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