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让“丰收在望”变“丰收在手” 青岛市供销社护航“三夏”生产

金六月仲夏,胶东大地麦浪翻涌。联合收割机吞吐着金黄麦穗,北斗导航无人机掠过绿野精准施药,24小时运转的烘干塔吞吐着新麦——这场夏粮丰收“战役”背后,青岛市供销社正以全链条服务体系筑牢粮食安全防线。记者获悉,全市供销系统已储备农资2.5万吨、调配农机1200台(套),通过科技赋能与机制创新,为“三夏”生产注入强劲动能。

为农服务初心贯始终 织就服务“保障网”

为农服务是供销社与生俱来的使命,是流淌在血脉中的责任,也是扎根乡土、服务“三农”的永恒初心。多年来,青岛市供销社始终秉持“为农、务农、姓农”的理念,将为农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耕乡村、情系农民,全力当好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和贴心人。

当下正值“三夏”关键期,全市各级供销合作社建立“三夏”生产工作专班,充分发挥组织体系健全、经营服务网络完善的优势,加强工作调度和指导服务,切实抓紧抓实“三夏”生产各项重点任务,及时有效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奋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

同时,青岛市供销社围绕“三夏”关键农时和关键技术环节,多途径、全方位强化农技指导服务,通过组织各级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发放“明白纸”、微信电话远程指导等方式,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应播尽播、应种尽种,切实提高“三夏”生产质量与效率。

烘干塔破解晒粮困局 农户吃下“定心丸”

“过去收麦最怕老天爷‘变脸’。” 西海岸新区海青镇水泊子村农户解传菲回忆道,往年麦收季,她和家人得守着路边晾晒的小麦,时刻盯着天气,遇上连阴雨,霉变的麦粒只能忍痛贱卖。如今,供销社的烘干塔24小时运转,刚收割的潮麦送进去,不到半天就可以烘干,省时高效,彻底告别了“靠天晒粮”的历史。

“从过磅到入库全程机械化,8小时就能达到收购标准,比露天晾晒节省3天。”西海岸新区供销社三农事业部副部长徐全伟说,该烘干塔已累计投入300万元,日烘干粮食可达120吨,解决了农户因极端天气造成的粮食晾晒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市供销系统已做好阴雨天主粮作物抢收预案,指导农户有效应对“干热风”“烂场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充分利用为农服务中心粮食烘干、仓储等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减少产后损失。除此之外,青岛供销普惠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移动烘干设备也已随时待命。

农资保供提质增效 智能配肥精准发力

为确保“三夏”生产农资供应充足,青岛市供销社提前谋划,统筹全市供销系统农资经营企业、基层社、农资网点,畅通购销渠道,确保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供应“量足、价稳、质优”。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共储备化肥2.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0%,确保农户随用随买、不误农时。即墨区、西海岸新区等供销社通过智能配肥站,指导农民配比用肥、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青岛市供销社严守农资质量和价格两条底线,带头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严把农资采购、入库、销售等各环节质量标准,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流入市场,确保农资产品质量安全,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在提前做好农机检修维护、机手技能培训等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三夏”生产服务方案,积极整合农业机械资源,做好机具和机手统筹调配,高效开展作业服务。西海岸新区供销社、青岛供销普惠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优化升级“供销农机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农机精准调度、高效管理与实时监控,提升“三夏”作业效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供销社系统优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打赢‘三夏’生产攻坚战,确保夏粮丰收到手、秋粮种足种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供销力量。”青岛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