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照岳律所:法律援助十五载 砥砺奋进新征程

有一家律师事务所,它专注于公益法律服务,并非为了盈利。过去15年,该律所投身法律援助和公益事业,选派骨干律师远赴贵州、新疆、广西、甘肃等地开展法律援助和公益事业。该律所在全国设立了两家专门从事法律援助的公益律所,建立了完善的东中西部公益法律服务协作机制,打通了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该律所先后获得“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杰出贡献者”等百余项荣誉称号,其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财经等数十家媒体报道。

这家与众不同的律所就是山东照岳律师事务所。

刘均穿过新疆胡杨林赶赴受援群众家中。

专业铸魂公益暖心

甘做法援路上的一盏明灯

自2010年成立伊始,在照岳律所党支部书记、主任刘均的带领下,照岳律所就投身法律援助和公益事业,先后派出30余人次远赴贵州、新疆、广西、甘肃等地开展法律援助和公益法律服务,取得显著成绩。

在刘均的带动下,截至2025年3月,照岳律所共7人次主动报名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000余件,开展法治宣传和公益讲座810余场,受众超过7.2万人,为数千名群众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1.5亿余元。

2023年9月8日,“‘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2023年度启动仪式暨第五届理事会首次签约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刘均作为2022年度“1+1”行动援助律师代表,与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赵昌华交接了“1+1”行动大旗,将法律援助的重任交到新的援助律师代表手中。

刘均在新疆布尔津县走访受援群众。

建人才培养体系

将“输血”变为“造血”

照岳律所构建了“教育赋能+实践培养+资金支持”的人才培育体系,援助贵州期间培养了大量律师,协助将当地律师队伍从一家律所5人发展到十家律所55人;邀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大法官、大检察官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到贵州、甘肃、新疆等地交流,提升当地法治思维;培养新疆当地少数民族律师,通过法治带动边疆发展。

照岳律所设立“照岳奖学金”“照岳助学金”和“贫困教师帮扶基金”,常年资助752名困难学生和教师;设立“青年律师培训岗”“布尔津县法律人才培训基地”,每年出资20万元组织贵州、新疆和甘肃三地十家律所青年律师来青岛交流学习,推动“无律师县”律师培养由“输血”变为“造血”。

点燃公正的火焰

留下照岳的印记

刘均带领照岳律所建立城乡法律服务体系,接听12348热线超6万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000余件,为社会矛盾化解和公平正义作出卓越贡献。照岳律师已累计服务12万小时,为弱势群体搭建起司法公正桥梁,让数万名群众重燃希望。

刘均在贵州龙里县走访受援群众。

加入“党建朋友圈”

成为“红色合伙人”

2020年10月,照岳律所成为全国首批“红色合伙人”,加入青岛市市北区“党建朋友圈”,成为全省首个与基层政府建立该机制的法律服务单位。

截至2024年底,照岳律所累计为市北区下辖的29个街道和海军某部队等单位及32所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百余场,受众逾万人,为市北区法治建设倾注力量。

做好“接榜”和“践榜”

为企业注入“法治动能”

照岳律所挑选骨干律师组成“惠企法律服务团队”,由企业“发榜”“列榜”,照岳律所“接榜”和“践榜”,推动惠企政策落地。

截至2025年3月,照岳律所累计提供惠企法律服务2999次,为企业提供合法性审查2330次;开展“法治体检”并出具报告55次;面对面接受企业咨询487次;组织开展惠企政策宣讲71次;走访对接企业47次。

刘均向贵州受援群众送上慰问金。

“双轮驱动”模式

打造“党建+公益”品牌

照岳律所通过“双轮驱动”模式打造“党建+公益”品牌,已在全国律师行业受到广泛关注。照岳律所和刘均等律师先后荣获“中华慈善奖”“2023年度法治人物”“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家庭”“‘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杰出贡献者”“‘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优秀法律援助律师”、第一届至第三届“中国律师公益(社会责任)典型案例”“中国律界公益先锋人物”“首届法律服务创新产品案例”等百余项称号。

历经十五载深耕,法援梦想实现。照岳律所将持续深化东西部法治协作,以“法援桥”连接更多需要法治阳光的角落,为推进法律援助和公益事业不遗余力地贡献“照岳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刘瑞东  通讯员  高峰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