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胶州市人民法院铺集法庭联合多部门综合运用支持起诉、司法救助、多元解纷等举措,帮助残疾当事人顺利继承过世亲属的银行存款,为弱势群体“撑腰”。
法官对签订的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
据了解,王某和老伴及女儿均为残疾人,其一家三口靠领取残疾补助金和低保维持生计,年前王某老伴因病去世,他因不知老伴的银行账户密码而无法取出存款,其生活陷入困境。一般来说,存款人过世后,其存款将会成为遗产由继承人继承,银行为避免轻率支取过世存款人的存款而引发纠纷,因此设置了一定的取款程序。但王某和女儿均没有能力通过流程办理取款业务。无奈之下,王某来到当地村委会求助,该村委会经向银行询问得知,银行因无法判断王某和女儿是否对继承王某老伴的存款达成一致意见,故需要依据法院的生效法律文书来确定这笔存款的归属。随后,该村委会第一时间帮王某联系到法律援助律师。在律师的帮助下,王某向胶州法院立案起诉。胶州市人民检察院在收到王某的支持起诉申请后,向胶州法院送达了《支持起诉书》。
胶州法院铺集法庭受理该案后认为,运用多元解纷机制对案件进行调解更为妥当,随即启动了诉中委托调解机制,将案件推送给胶州市司法局里岔司法所组织调解。在调解现场,法官、检察官、司法所调解员、法律援助律师、该村委会成员均积极参与调解,合力保障弱势群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实现。最终,在多方见证下,王某与女儿达成了继承和解一致意见,法官对签订的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并出具民事裁定书。至此,通过多部门联手寻找最优解,王某终于领取了老伴的存款,以后的生活也有了着落,本案得以顺利结案。
据悉,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近日,胶州法院与胶州市检察院、胶州市司法局、胶州市妇联、胶州市残联等9个部门联合会签《关于建立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协作配合机制的实施意见》。下一步,胶州法院将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聚焦民生司法保障、关注特殊群体权益保护,通过联合检察机关等多部门积极探索“支持起诉+多元解纷”调解模式,进一步推动民事支持起诉工作规范、健康、有序发展,一体推进矛盾纠纷风险预警与化解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刘瑞东 通讯员 郭倩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