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紧邻地铁施工线路,施工噪音扰民怎么解?一老一小遇到不文明养犬问题怎么办?小区电动自行车多了,车棚无法满足居民停放需求怎么办……小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感,是夯实基层治理的“民生大事”。
近年来,青岛崂山区中韩街道为提升小区治理水平,不断完善基层“微治理”工作机制,丰富议事协商形式,规范议事协商流程。通过“收集社情民意、多元参与逐事商议、限时办理反馈评价”等组合拳,逐渐形成了“有事多商量,遇事好商量”的议事氛围,让居民难题有人回应、有人行动、有人反馈,实现了治理工作从“谈诉色变”向“未诉先办”的转变。
多措并举了解居民烦心事
中韩街道根据街道区域、人口分布等,将辖区分为162个网格,配备167名网格员,负责日常巡查、排查安全隐患、调解邻里纠纷等工作的同时,收集社情民意,每日形成工作日志并上报。
各小区也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全面的“问情、问需、问计”工作,如中韩街道温哥华社区金光丽园小区通过“问情万家”问卷调查等活动和“支部接待日”等方式,发放并收回有效问卷800余份,不仅掌握了民情信息、民意需求、居民微心愿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还收到了200余条小区居民“评阅”意见,为小区治理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提升参考。在摸清找准小区居民“需求点”的基础上,动态建立“民情账册”,实时梳理“议事清单”,为小区开展精细化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群众基础”,确保“为民办实事”能够做到居民心坎上。
中韩街道新宏路社区便民服务站
搭建多元参与协商议事平台
议事协商,是解决基层问题的“金刚钻”,也是中韩街道多年来优化“微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中韩街道不断探索、深化“居民议事制度”和“共议共治”治理模式:成立社区居民议事会,由居民代表、社区工作人员、小区物业等辖区单位代表组成,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社区公共事务。对于网格员等无法即时处理的诉求,列入议事会讨论议程,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民主表决形成决议,会后公示并跟进落实。
就各小区而言,通过广泛招募,把小区里愿议事、能议事的人摸出来,组建了含有退休干部、能人达人、党员中心户等多元结构的党群议事队伍,搭建了“楼院板凳会”等各具特色的议事平台,月月定主题、月月论难题,让居民拥有更多“话语权”。
如中韩街道新宏路社区依山伴城锦城小区,电动自行车已超过200辆,但小区内现有的电动车棚无法满足居民的停放需求,电动车乱停乱放、电瓶上楼的现象日益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居民就该问题在议事会上说需求、提方案、献良方,后小区党支部协调物业公司,最终将原3个车位改造为“智能电动自行车充电棚”,解决了居民的停放需求及安全隐患。
搭平台聚资源推进社区共建
真正做好基层治理工作,解决居民的诉求,需要联动更多的资源。据介绍,中韩街道搭建平台,引入专业社会组织,为社区提供养老服务、青少年教育及困难帮扶等服务;同时与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把能奉献、有资源的单位请出来,建立多元治理“共同体”,参与社区建设。
中韩街道新宏路社区便民服务站内,为居民提供缝纫和维修服务的工作室。
记者在中韩街道新宏路社区了解到,为了取得居民的信任,社区及小区工作人员通过办活动的形式与居民“交朋友”,义诊、电影周、磨剪子磨刀、科普讲座、反诈宣传等活动丰富多彩。“居委会成立约一年半的时间,举办大大小小的活动百余场,与居民之间由‘陌生人’变为了‘熟人’。”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办活动是与居民交朋友很好的方式。
同时,该社区还打造了“第二课堂”,目前已与32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如与老年大学打造的课堂,包含养生、书法、声乐等课程,每学期学员已超过200人。此外,与教培机构打造的课堂每周开设1-2节公益课;与医疗机构开设的课堂定期举办义诊活动,甚至开设了专门的义诊室。
中韩街道新宏路社区便民服务站内的图书角
据了解,中韩街道下辖25个社区,还有1个待建社区,每个社区的治理工作各具特色,但背后的逻辑是相通的,那就是主动出击、不再被动接收,提前征集社情民意,多方联动,协商处理,力争把居民的诉求解决在小区和社区。用新宏路社区工作人员的话说,协商一次不成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总能商议出办法!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海杰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