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格言:“孩子的成长犹如小树发芽,而我则是他们的守护者。每天用心呵护着这些可爱娇嫩的树苗,成为了我的习惯。我欣喜于孩子的进步,惊叹于孩子的变化,也享受着他们给予我的无限的爱。我愿用千倍百倍的耕耘,换来满园桃李香。”
——张静
在三八妇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记者走进青岛市实验幼儿园,采访了一位平凡却伟大的幼儿教师——张静。她用17年的坚守与奉献,诠释了“园丁”的深刻含义。她的教育生涯,像一首温暖的诗歌,诉说着爱与责任的力量。
用爱欣赏,让每一朵花尽情绽放
张静的教育生涯始于对孩子的热爱。她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特的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和绽放方式。正如高尔基所说:“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才能教育孩子。”
在她的班级里,曾有一个名叫“闹闹”的孩子,规则意识薄弱,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甚至影响其他孩子的活动。面对这样的孩子,张静老师没有放弃,而是与班级老师一起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家访,深入了解闹闹的情况,并与家长共同制定教育方案。每天下班后,她都会通过电话与闹闹妈妈沟通孩子的表现,并调整第二天的指导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闹闹的自控力明显提高,规则意识也逐渐增强。看到孩子的进步,闹闹的父母感动不已,而张静老师也深感欣慰。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特的花,有的像牡丹雍容华贵,有的像菊花傲霜独立,有的像阶前草平凡却坚韧。我不会要求阶前草像牡丹一样绽放,因为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景线。”张静这样说道。在她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的成长,用爱浇灌他们的未来。
用爱陪伴,拥有百花齐放的花园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张静把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她用心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耐心地帮助他们、引导他们、陪伴他们。然而,作为老师的她,最亏欠的却是自己的孩子。
为了做好幼儿入园准备工作,张静每天早早到园,甚至不得不叫醒还在睡梦中的儿子。看着儿子睡眼惺忪的模样,她心中满是不舍,但想到班里的孩子们,她没有半点怨言。有一次,她的儿子在幼儿园发烧,她只能先将孩子送到保健室,等忙完班级工作后,才利用中午时间匆匆将孩子送回家喂药,随后又赶回幼儿园继续工作。
“班里的孩子们也需要我。”这是张静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保证班上所有孩子的安全,她常常加班加点,许多事务只能等下班后再处理。她的儿子每天都会在幼儿园等她,直到天色已晚,母子俩才一起回家。尽管工作繁忙,但看到班上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张静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在爱中成长,守护美丽花园
张静的从教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大学期间,她学习的是英语专业,对幼教行业并不熟悉。然而,对孩子的喜爱让她毅然选择了这个行业。为了尽快适应幼儿园工作,她抓紧一切时间练习专业技能,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恶补专业知识。
“从外行人到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离不开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张静感慨道。在成长的道路上,老教师和园领导的悉心指导让她不断突破自我,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如今,她也成为了年轻教师的引路人,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们。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年轻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张静老师也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从家长会的召开到与家长的沟通技巧,从课程的实施到创新教学,她总是耐心解答年轻教师的疑问,帮助她们快速成长。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
17年的从教生涯,张静用爱与责任守护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她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她像一缕春风,温暖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在她的努力下,班里的孩子们像一朵朵绽放的花朵,散发出属于自己的芳香。
“走在生命的两旁,我心甘情愿地做一名配角,尽我的力量为孩子们护航,随时播种,随时收获,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这是张静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告白,也是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真实写照。
在三八妇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向所有默默奉献的幼儿教师致敬!她们用爱浇灌着祖国的花朵,用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正是有了她们的坚守与付出,才有了满园桃李的芬芳。
张静的故事,不仅是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史,更是一曲关于爱与奉献的赞歌。她用17年的时光,书写了教育的温度与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在教育领域中的独特光芒。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澍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