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在青岛金门路小学召开2025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会上,青岛市第三实验初中、青岛香港路小学、市南区四方路幼儿园等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
2024年,市南区教育体育系统立足“国内一流,青岛龙头”的发展定位,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教育体育事业呈现出量质齐升、优质均衡的良好发展局面。
针对2025年的工作,市南区将锚定“国内一流,青岛龙头”的发展定位,坚持党建领航,聚焦思政课一体化、集团化办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评价改革等四大领域,实施一系列具体举措,以加快构建新时代“最优教育在市南”高质量发展体系。
在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方面,市南区将加大领航学校、特色学校、新优质学校等培育力度,集中力量对各学段发展较为成熟的学校进行品牌提升打造。计划推动4个融合型、10个聚合型教育集团提档升级,加强幼小初高大学段衔接贯通培养,在集团内部组建创新人才发展联合体,形成衔接贯通课程及创新人才素养提升课程体系,目标是培育2至3个省、市级优秀教育集团。
在推动学校基础设施优化方面,市南区将积极推进包括51中、7中在内的多所学校搬迁及加固改造工程。这些举措旨在优化学校布局,提升学校硬件设施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同时,市南区还将全面摸排各学校设备缺口和更新需求,合理制定改造升级方案,有序推进设备更新专项工作,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推动学前普惠发展方面,市南区将发挥融合教育引领园的示范作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深化联盟办园,加强幼小科学衔接和游戏活动研究,探索推进托幼一体化管理,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通过这些措施,巩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成果,推进全国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工作。
在建设卓越教师队伍方面,市南区将继续强化师德师风锤炼,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并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水平。计划通过“明德云学堂”等平台,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近万名优质专家资源纳入辖区教师培训课程中,推动教师培训提质增效。同时,构建“榜样浸润”思政一体化课程体系,年底前完成小学中、高年级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
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方面,市南区将深化落实“每天校内两小时体育锻炼”,力争实现全区“体育技能链”合格率提高至95%,体质监测优良率初中和小学阶段均提升3个百分点,实现100%幼儿园、小学体质健康监测全覆盖。此外,还将深化品牌建设,全面普及实施全区中小学生“美育才艺链”项目,形成美育新样态;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应用研究,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和课程要求。
在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方面,市南区将紧盯目标任务,层层压实责任,除了做好学校(幼儿园)的加固改造和设备更新工作外,还将优化课后服务平台管理,巩固“双减”成果,规范学籍管理,深入推进大宗食材供货服务规范化管理。此外,市南区还将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完善“校园天眼”视频监控体系,实现校园安全防范的转型升级。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澍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