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AI模型、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资本市场的热情也被点燃,基金公司紧跟科技浪潮积极申报新产品。据Wind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38只新上报产品的相关材料获监管部门接收,其中超180只获决定受理。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仅2月24日当日,便有12只新基金的申报材料获证监会接收,而此前的2月21日,同样有9只新申报基金的相关材料获接收。
产品类型方面,统计数据显示新上报指数型产品占据绝对优势,共125只,占了“半壁江山”。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证监会在今年1月曾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该方案主要目标是推动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加快构建公募基金行业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协同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发展格局;强化指数基金资产配置功能,稳步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助力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生态,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近期基金公司加快指数化产品申报步伐,也意在加强对上述方案提出目标的落实。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创领域产品受到市场的热捧。记者发现,部分申报基金产品名称中更是直接含有“科技”“科创”字样,还有部分申报基金产品名称中含有“机器人”“AI”等明显的科技元素字样。如华泰保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月17日申报了华泰保兴AI+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2月19日申报了永赢恒生A股机器人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同时,部分科技主题基金已进入发行阶段。
“科技浪潮的出现增强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AI机器人等科技主题也符合当下政策需求。”受访的青岛证券从业人士表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新基金布局的方向可以看作未来投资的“风向标”,但应注意每个阶段的细分变化。围绕科技主题投资者还可配置板块ETF来获取整个行业的平均收益,如科创板50ETF,科创AI ETF等,其中高弹性的科创板可作为重点参考。
宏利基金表示,看好人工智能创新周期驱动的硬件投资机会,同时,在国内无风险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高股息红利策略依旧有较大想象空间,而需求韧性强、估值具备修复空间的机会的医药板块同样值得投资者关注。
每年的3至4月份是上市公司财报发布密集期,上述青岛证券从业人士也提醒投资者,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时间节点,存在暴雷风险的亏损票可适当规避,做好基本面研究才是这段时间的首要任务。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吉鹏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