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崂山区:2025年锚定高质量发展新坐标

在经济发展的赛道上,青岛崂山区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2025年全新的经济增长目标,一系列具体且振奋人心的指标,彰显出其蓬勃的发展活力与进取的决心。

回顾过往,2024年崂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4亿元,在此坚实基础上,这一增长目标的设定,是对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提升的有力展望,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今年,崂山区将全力推动全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以“5.5%+”为支点撬动经济质变。这一数字背后,离不开“重点项目+产业革新+消费驱动”三驾马车的协同发力:虚拟现实等四大产业链剑指1150亿规模,一系列消费新举措托举实体经济,可链接的产业示范图谱形成增长新势能。

聚点成链 创新因子浓度高

1月29日,日本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TCTJapan)在东京举行,歌尔股份控股子公司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歌尔光学”)首次参展,并发布其自主研发的DLP3D打印光机模组,实现其在光学领域的全新拓展;更早时候,在美国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AR|VR|MR大会上,歌尔光学还发布了采用表面浮雕刻蚀光栅工艺的全新AR全彩光波导显示模组StarG-E1,实现了AR光学镜片先进刻蚀工艺新突破,引来诸多与会嘉宾的体验咨询以及合作洽谈。

在崂山区,企业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强。2024年,崂山区新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109家,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瞪羚企业30家;10套技术装备获省级首台套认定,创历年之最;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79%,全省最高。

作为青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阵地,崂山区唯有继续专注于创新策源这条赛道,加大在科研投入、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力度,吸引更多高端创新要素集聚,才能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当排头”,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全省首个钙钛矿光伏技术创新中心落地,浪潮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引领型平台机构落户,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40家……2024年,崂山区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融入“青岛科创大走廊”建设,创新矩阵迈上更高能级。

新消费体验重构城市基因

2025年初,崂山区举办了全市首场促消费活动,发放100万元餐饮券和50万元超市零售券,可使用消费券的商家超过40家,包括铭家、开海、丽达、金狮等企业。据悉,此次发放的消费券为崂山区2025年第一季度电子消费券,后续每个季度发放餐饮、零售消费券,将扩消费、消费惠民工作持续全年,总计约1800万元。

崂山区电子消费券的发放不仅让消费者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多家参与商户也表示,在发放消费券后,客流量及顾客消费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据悉,春节期间,崂山区各大商场迎来客流量和消费高峰。如崂山金鼎广场日均客流量3万余人次,日均销售额约200万元。

在2024年,崂山区就开展了“2024幸福消费 畅购崂山”为主题的系列促消费活动,投入约1500万元财政资金促消费,发放消费券3万余张,拉动实际销售额超过4亿元,其中涵盖零售、汽车、餐饮等重点领域。

2025年,“消费中心城区”崂山区将优化升级汽车、家电、餐饮等消费补贴政策,以主要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主线,组织春、夏、秋、冬四季主题促消费活动,筹备年货节、咖啡节、邻里节等活动,涵盖购物、文旅、娱乐等多领域,构建起多层次的消费场景;融合线上线下渠道,创新推出主题展览、直播带货、夜间市集等多元化活动形式,活动场次达100场以上,全面推动崂山区消费市场繁荣发展。

产业赋能“壮体”

近年来,崂山区发挥各片区产业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既突出都市乡村休闲产业链的延展和带动,又赋能特色优质农业和休闲农业,形成可链接的产业示范图谱。

北宅百果溪谷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以品樱桃、赏樱花为主导,培育壮大藏红花产业,试点种植松茸等特色农产品,扩大丹参、金银花等崂山本地药材种植规模,2023年以来营业收入达1500余万元。沙子口流清湾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着力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群发展民宿产业,并形成以东麦窑、西麦窑为中心、周边村庄联动发展的民宿产业格局,并获批“省级民宿集聚区”培育单位,与青沙文旅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营业收入达2亿余元,村民闲置房屋租金年收益1000余万元、参与民宿保洁服务年增收700万元。王哥庄仰口区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做优做强崂山茶、王哥庄大馒头、海产品加工产业,形成优势特色农产品集聚区,王哥庄大馒头电商销售火爆,今年以来网络销售额达6000万元。

崂山区创新实施“百企进百村促振兴共富裕”行动,16对合作村庄和企业签约超过1.8亿元,村企联建、共促达到新高度。

2024年,3个示范片区内25个村的平均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160余万元。推广共富公司模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2023年以来新成立8家共富公司,实现村企增收近百万元。其中,流清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大河东村与企业合作成立青岛崂河饮品有限公司,创新性采取“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拉动+集体个人资产联动”模式,村集体经济年均可增收160余万元,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探索了一条可行路径。

站在2025年的门槛,崂山区正以“创新浓度”提升“经济密度”,用“数字变量”撬动“产业增量”,在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蓝图中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崂山答卷。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黄元晖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