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两会声音|魏慎礼:深化实施补充工伤保险与伤养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工伤保障制度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侨商总会副会长魏慎礼

青岛市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快速发展的服务业。青岛市的在岗职工人数已超过700万人。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侨商总会副会长魏慎礼提出,探索补充工伤保险与伤养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工伤保障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伤职工的保障水平,还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补充工伤保险政策

建立激励机制。对参与补充工伤保险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例如,给予中小企业30%的税收返还,以鼓励企业参保。

制定差异化费率政策。根据不同企业的工伤发生率及行业特点,实施差异化的补充工伤保险费率,例如,对高风险行业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的企业,适当调整保险费率,提供更多保障。

扩展覆盖范围。通过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逐步覆盖中小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特别是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兴职业群体,扩大补充工伤保险的覆盖面。

推动工伤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优化康复资源布局。在工伤发生率较高的区域建设更多的工伤康复中心,增加康复机构数量。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工伤康复服务,设立公共私营合作(PPP)模式,提高服务供给能力。

完善标准化服务体系。制定青岛市工伤康复服务标准,实现全市工伤康复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升康复服务质量。

建立伤养服务一体化机制

推动“医—康—养—就”联动。在青岛市范围内建立伤后综合服务体系,实现从工伤治疗到职业康复、就业安置的全流程无缝对接。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市级工伤保险和康复服务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一站式服务,增加工伤职工服务覆盖率。

强化政策宣传与监督

提升公众认知度。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工伤保险政策和伤养服务的宣传活动,力争覆盖80%的企业和职工。

加强监管机制。加大对工伤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确保资金合理使用,同时加大对不参与补充工伤保险的企业的惩戒力度,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黄元晖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