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一站多点+联程联运” 青岛创新发展“定制”道路客运

“你好,请帮我买一张去诸城的车票。”“好的,这班车马上就要发车了,我尽快为您购票,要是下次时间紧张,您也可以通过线上提前预订车票。”目前,正值春运,记者在青岛长途汽车站看到,客流较前期有了明显增长。

随着高铁、民航、私家车的快速发展,旅客运输市场版图不断重塑,传统道路客运市场空间受到挤压。当前,道路客运经营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为发挥区域优势盘活资源,彻底摆脱路径依赖的束缚,青岛城运控股交运集团提前布局,“一站多点+联程联运”,创新探索新形势下传统运输企业的转型发展路径,在长途班线定制升级、城际客运公交化改造、汽车站商业化转型和客货邮融合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大胆突破,实现企业创新变革和转型发展成效愈发显著,传统道路客运服务焕发出“新”活力。

长途汽车站“路”向何方?

我国道路客运行业发端于1907年的青岛。1910年,中国最早的汽车站——馆陶路汽车站在青岛诞生。如今,在青岛馆陶路和陵县路路口,这座百年汽车站仍保有原来的风貌,依然有人群来来往往,但这里已不再是青岛汽车客运中心。

馆陶路汽车站停运并非个例。放眼全国,多地也纷纷出现汽车客运站关停情况,传统道路客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开往青岛平度市的班线曾是汽车东站的“黄金路线”,但自从2020年潍莱高铁通车后,客车司机侯卫国便感受到了明显变化。高铁开通前,他和同事每天开31座的大巴车要跑两个来回,每趟载客量都在80%以上,高铁开通后客流直线下滑,载客量只有20%至30%。

曾几何时,汽车站人头攒动的场景就是人们归家的记忆,“四方长途站”“城阳汽车站”“沧口汽车站”等更是老青岛人挥之不去的城市印记。但近年来,中长途道路客运市场份额被高铁与民航逐步占领,短途道路客运受到私家车发展的冲击,传统道路客运市场空间进一步收缩。

据了解,青岛汽车总站辖有青岛长途汽车站、青岛汽车北站、青岛汽车东站3个一级站、青岛沧口汽车站一个二级站以及若干停靠点。目前,进站营运车辆400余辆,经营线路160余条,日均发送旅客5000余人次,通达全国16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有员工坦言,虽然经营线路依旧众多,但与鼎盛时期相比,发车班次及日均发送旅客人次明显减少。

为此,总站围绕出行服务场景细化市场,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出行服务平台,促进多元业务相互融合,求变求新应对挑战。从2015年起,交运集团加大探索创新路径力度,将自救触手延伸到客运服务以外。根据战略调整,同年,馆陶路汽车站变身为中国道路交通行业第一个由企业筹办的专业性博物馆——青岛道路交通博物馆,开启了交通文化转型之旅。

定制客运便利旅客就近坐长途车

青岛长途汽车站这样的大型车站该怎样转型?由于客运站的经营模式相对单一,“定时定站定线路”与乘客需求之间出现错位与脱节,客运站正在被部分刚需人群慢慢抛弃。如何将基础客流紧紧抓住,成为目前转型的关键。

要想留住乘客,先要升级服务。近年来,青岛汽车总站管辖下的青岛长途汽车站、青岛汽车北站、青岛汽车东站建立起“线上线下”融合出行服务平台。掌上车站的网络搭建已颠覆传统客运站的固有服务方式。旅客通过微信购票小程序、手机APP等途径在线购票,或在站内自动售票机购买电子客票。购票成功后系统会生成电子客票,旅客可通过人脸识别进站乘车,整个流程更加便捷高效。

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岛汽车总站已与近百条线路班车、十余个代售点签订“一站多点”合作协议。“一站多点”定制客运服务是交运集团2022年12月开始,基于主城区“2+N”客运网络建设开展的一项重要创新服务,今年计划在原有站点基础上增加至6个,开通后年旅客发送量预计可达7.3万人次,旅客就近乘坐长途客车将更加便利。

“联程联运”是交运集团在客运服务领域另一项大胆尝试,它充分发挥了汽车客运站的中转功能,扩展了汽车客运站服务覆盖范围,以“一票转乘”的便捷服务、优质舒适的乘车体验,为传统客运班线服务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截至2024年底,班线客运联程联运服务共开通线路百余条、中转站点近五百个,为6万余名旅客提供了中转服务,极大方便了旅客长途出行。

与此同时,交运集团充分利用数字融合便利旅客出行。根据客运转型发展需要,依托数字化平台,结合原有汽车客运站场站点位,在景区、旅游休闲区、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等节点,辐射设置汽车客运站停靠点。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科学调配运力资源,推出以胶东国际机场、市内各知名医院为核心的场景化运输模式,提供自助售票机站外联网售票服务,满足班线旅客的“零距离”换乘和“站到站”中转需求。

在此基础上,交运集团充分发挥城乡道路运输市场占有率优势,积极融入农村物流寄递体系建设,推动乡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与邮政快递企业深度合作,以公交代运模式,积极开通邮路,打通进城下乡双向通道,构建起了“县级中转、镇级分拨、村级配送”的乡镇村三级快递物流体系,打造了“共享邮路、共配驿站、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了电商快件送达“田间地头”,在增加了经营效益的同时,降低了农村物流成本,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交运力量。

客运转型打出“组合拳”

随着经营模式不断创新,破局求变的多元化综合交通产业“生态圈”已初现雏形,不过要想成势,还需要长期的培育过程。

青岛城运控股交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明亮说:“自主产品的推出,客运站网的重塑、出行模式的创新和数智技术的赋能,是交运集团在客运转型路上打出的‘组合拳’。”

目前,汽车北站、青岛长途汽车站和汽车东站结合各自区位特点,引入智能科技、新能源产品、智慧园区管理、文旅综合服务资源。汽车东站“e站成铭”运游融合综合体已开启航程,“味来餐厅”等创新服务项目深受市场好评。汽车总站融合商品供应链经营,依托“情满旅途”品牌打造的自有系列文创产品即将问世,传统客运站正向集道路客运、现代商业、旅游文创为一体的新业态蜕变。

“要想实现低风险转型,须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侯明亮认为,拥有优厚场站资源的青岛长途汽车站适合打造成跨界商业综合体,通过引流聚众与品牌强大、模式成熟的商业实体进行整体合作开发,探索出经营可参与、业态可持续的融合发展模式。

未来,交运集团将标定新发展方位、构建新运营模式,深入挖掘多元化发展潜能,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还将孵化更多迎合消费者需求的高质量自主品牌产品,通过深耕市场、精分赛道、合作创效,为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发展作出新贡献。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