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交通在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首次完成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运营交易,并发布全国首例“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运营全链条”案例;《构建青岛市“海陆空铁邮”一体化综合交通智慧运行与服务体系》案例获得全国首届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创新实践优秀奖;市交通运输局公共服务中心荣获2024年“数据要素×”青岛选拔赛一等奖……2024年,青岛交通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稳步推进《青岛交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工作,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取得突破性进展,机关业务逐步推进流程再造,交通运输智慧监管体系加速建设,交通信息服务质效全面提升。
截至目前,青岛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基本形成面向行业管理、政务服务、公众出行、企业运营的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该体系实现了20个领域共150余类核心数据资源的汇聚,资产总量超2000亿条,为行业企业提供数据超300亿条,为20余个政府部门及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提供数据支撑。相关工作成果已形成9项地方标准、5项团体标准,荣获国家、省、市各级奖励70余项,建设“交融致慧”数字化交通服务体系的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工作简报刊发推广,面向全国输出“青岛经验”。
交通运输数据底座“实”、数据应用场景“多”、数字化转型生态“活”,聚焦行业数字化转型,青岛交通正将更多数字成果转化为可感可知、普惠共享的数字城市“新图景”。
成立专班,顶格推进数字化转型
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发展,是推动交通运输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机遇、新挑战,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任务。
为建立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观念,全面领导推进交通数字化转型工作,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成立“青岛交通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局主要领导任专班班长,局分管领导任副班长,顶格推进交通运输系统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各项工作。
印发《青岛交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确立“深化机关数字化转型、行业管理数字化转型、数字交通产业发展、夯实数据与应用基础、加快智慧出行场景构建、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创新”等6大类、32项任务、46个场景项目,涵盖公路、港口、机场、地铁、公共交通等领域的建设、运营、行业治理、产业发展和数字基础等方向。
2024年,市交通运输局科技信息处会同公共服务中心等有关单位和处室,制定《青岛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2024年工作方案》,部署37个应用场景(项目)。截至目前,共计30个场景取得成效,其中19个应用场景已经完成,11个应用场景进入试运行或内部测试取得了初步效果。
通过推进数据筑基工程,加强交通多领域数据汇聚融合,筑牢数据安全防线,打造韧性、完备、安全的交通运输数据资源体系;推进数据赋能工程,深化面向企业、公众等主体的政务场景建设,以数字化推动行业治理流程再造、服务重塑;推进数据兴业工程,强化数据资产高质量供给及高效复用,建设交通运输产业数据协同、全链流通的数字生态,助力产业动能升级,为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提供坚实的数字支撑。可以说,通过发挥数据效能,市交通运输局逐渐形成“用数据对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的现代化履职模式。
推进数字机关建设,业务流程逐步再造
政务服务事项智能审批实施应用,全市层面水路运输领域首推智能审批,共办理111件国内船舶代理、水路旅客运输代理等事项,企业免提交身份证、营业执照等证明材料,系统自动调用电子印章,实现“一键填报”“智能秒批”,极大提升用户体验和审批效率。提升辅助决策效能,在城市云脑建设完成领导驾驶舱书记专区、综合交通出行看板,开展现代物流产业链领导驾驶舱等场景应用,为市领导提供交通行业直观数据。涉企检查事项数字化,对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度涉企行政检查计划、检查实施、结果反馈均实现电子化,规范涉企检查流程,形成智慧化检查。做好高频事项“一网通办”技术服务,持续推广“电子证照”“电子档案”。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开办运输企业、大件运输“一件事”。
推进行业管理数字化,智慧监管体系逐步形成
2024年12月16日,市交通运输一体化应用平台2.0项目启动建设。建设非现场治超管理子系统,解决市级非现场治超数据汇聚问题,为执法部门提供超限治理智慧应用。建设交通工程智慧监管子系统,落实交通运输部智慧公路发展工作要求,对青岛市普通国省道的“建、管、养、运、服”全流程管理,提升公路管理水平。建设交通工程智慧监管子系统,解决交通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报监和安全生产报备等手续办理的“重复跑、跑多次”等难题。升级道路运输营运车辆监测管理子系统,新增重载普货车辆管理、大件运输车辆管理等功能模块,全面加强“两客一危一重一大”营运车辆的安全综合治理。
同时,建设驾驶培训管理子系统,实现“先培后付,计时支付”驾培管理模式全覆盖。建设物联综合管理子系统,满足道路运输营运车辆监测管理等子系统大量多样化的物联设备需求。推进“治超治理一张图”和“智慧公路管理一个平台”双十二场景落地。深化综合执法平台应用,建立胶东五市港航执法数据互查平台,初步汇聚胶东五市港政、航政基础数据实现数据互通共享。胶州交通TOCC一体化平台持续应用,累计处理非现场执法案件1000余件,非现场执法案件占总案件数的21%,超限超载率由6.87%降至0.37%。智慧养护巡检工作量减少60%以上。
启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大力发展数字交通产业
联合市财政局积极申报国家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升级示范,促进全市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扩容、安全增效、产业融合,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行业管理效能和产业协同创新水平。推进胶即快速通道、沈海高速、青兰高速等重点公路智慧化改造。青岛综合立体交通产业示范园投入使用。探索推动入园企业的产业融合和协同发展,通过数字化助力打造可复制的“产业+资本+园区”的模式样板,聚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通产业发展新高地与科技创新中心。国际航运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累计吸引102家企业入驻平台,发布青岛RCEP航运指数45期、青岛集装箱指数分析报告11期,编写《港航资讯》24期。
全面夯实交通大数据基础,数据应用突破创新
数据只有得到充分流通,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2024年,立足全市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以场景建设为牵引,在从数字化转型中积累数据资源的同时,聚焦公共数据有序流通,以数据开发利用深化数字化转型,实现良性互动、协同发展。交通运输领域行政事业数据资产化试点实现创新突破,支撑数商开发形成交通运行分析模型等,并于2024年11月11日完成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全国首例数据运营交易。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专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子任务通过专家验收。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市场化配置改革是释放数据价值、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在顶层设计加快完善的背景下,青岛进一步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践。市交通运输局公共服务中心持续发挥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功能,2024年归集管理行业数据资源51.69TB*(共2485亿条),日均增长量约3亿条。核心数据资源涉及行业15大领域共400余类。在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上发布的信息资源目录有227项,位列全市第三,其中开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共76项。
全面提升交通信息服务,建立常态化播报体系
积极创新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渠道和方式,建立“日常+特殊时期”联合播报,开设早晚高峰电台栏目,日常时期开展早晚高峰播报服务160余次,特殊时期,开展《平安春运回家路 青岛交通来守护》《抗击风雪 与您同行》等网络、电台直播27次。政务新媒体传播交通好声音,“青岛交通”官方微博连续6年位列全国十大交通局微博榜单前五名,连续7年位列山东省十大交通系统微博榜单第一名。交通运输政务热线架起群众连心桥,2023年度12328热线运行服务质量考评成绩,青岛位列全省第一名,受理量占全省受理总量的23%,助力山东省考核全国第一名。
深化交通运输一体化应用平台应用,持续打造新应用场景
依托交通一体化应用平台1.0、2.0建设成果,深化系统整合工作,构建“1+N”数字化管理服务总架构,深入挖掘交通大数据核心要素价值,不断完善行业监管子系统应用,深化平台整体建设成效。
在行业管理、政务服务、科技创新方面下大力气,建成“海上旅游一张图”“邮政一张图”应用,让监管内容看得清、摸得准、办得好;推进重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服务平台建设,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实施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建设行动,持续推动机场、地铁、公路、物流等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配合推动无人驾驶、无人机等创新技术加速提升城市物流效能,不断助推城市物流运输提质增效。
今后,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公共服务中心将持续深化交通数字化转型,积极构建集交通管理、服务、监控于一体的智慧交通体系,促进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提升交通智慧化监管能力和行政效率,助力青岛市数字经济发展和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建设。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