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留创大赛”:看全球顶尖“智脑”如何撬动新质生产力?

高精度3D打印机系统、高性能锂电池智能设计及产业化、焊缝表面缺陷图像智能识别机制、具身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在3个月时间里,全球顶尖高校“智脑”持续涌入,逐梦2024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赛场,这场以产业需求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高水平赛事,持续释放着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4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当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青岛市正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探索新路径、新模式。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留创大赛”)以赛为媒奋楫追“新”,将国家战略、青岛发展所需与海归人才所学、平台资源所有结合起来,汇聚和落地众多全国独创、全球领先、解决“卡脖子”的突破性技术,激活了以数字化赋能的新质生产力“海归力量”。

追新逐质

2024年,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第一要务。

青岛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奋力争先,落脚点就在巩固提升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海洋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大力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积极抢占基因与细胞、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空天技术等产业新赛道,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

2024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为此,2024“留创大赛”深刻把握时代脉搏,着力聚焦青岛市重点产业链,汇聚吸纳海外创新人才、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青岛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大赛在报名阶段明确要求参赛项目、产品(含服务)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和市场前景,符合青岛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且具备在青创新创业意愿的高层次人才;同时要求项目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技术有较好的先进性。

现代海洋、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现代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健康……2024“留创大赛”分为“海·聚青岛”海外赛区和“留·创青岛”国内赛区,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全球近30个国家(地区)征集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项目225个,涉及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100余所高校,折射出留创大赛对于全国乃至全球的虹吸效应。

一时间,海内外留学人员所携优秀科技项目紧跟青岛产业发展热点赛道,在不同领域多维发力,破解行业“痛点”“难点”,汇聚发展向“新”力。

2024“留创大赛”一等奖、彭涛参赛的“面向可解释性神经网络及轮廓获取切片的高精度3D打印机系统”项目,在提高3D打印的精度和效率的同时,还实现了对打印过程的智能化分析和优化,通过立体曲线获取方法精确模拟复杂的三维结构,对于提升口腔医疗诊断和治疗的精确性具有重要意义;郑湃参赛的“一种基于视觉语言大模型的人机共融智能装备及系统”技术将有望解决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如生产流程的优化、质量控制的自动化以及供应链的智能化管理等。张健聪的Theraspeak-AI心理聊愈机器人、王小源的具身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成为参赛项目中激活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2024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留创大赛”从最初的泛产业赛道选拔,到逐步聚焦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热点产业赛道,更加注重参赛项目和城市产业的深度融合,深入挖掘源头创新。如2020年首次聚焦国家战略层面的三大重点产业赛道(新基建、新农业、新防疫)和区域战略层面的两大优势产业赛道(工业互联网、现代海洋),让“精准医疗时代的新型医学检验实验室”和“GAOKU-WMS仓储管理系统”项目脱颖而出;2022年的“光伏储能系统”“基于多模态数据分析的智能质检平台的研发和产业化”等项目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创新提质

如何更快推动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也是海归英才孜孜以求的目标。

首先,“留创大赛”遵循政府引导、公益支持、市场助力原则,搭建“政、产、学、研、用、金、服、城”多向对接交流平台,发掘源头创新与早期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助力实现产业项目“光速”着陆。

2024“留创大赛”目前已有12个参赛项目拟落地青岛。其中,一等奖获得者、海归博士彭涛先后在香港理工大学和美国德州西南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擅长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及3D打印技术。彭涛带领团队拟在青成立青岛苏创界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齿腔修复、矫正等治疗的定制化医疗器械。

2023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落地。

实际上,历年留创大赛项目落地均成效斐然。2023“留创大赛”一等奖得主张美荣携华夏生物人源性组织材料项目在青岛落地并实现产业化,华夏(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快速推进医美和骨科两个Ⅲ类医疗器械产品管线,成功将这两款脱细胞羊膜基质材料产品推向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公司紧密配合青岛高新区“中国康湾”建设规划,与康复大学合作共建了“人源性材料创新平台”,利用公司产品和技术平台服务大康复产业发展,形成以人源性材料为特色的康复医疗创新生态。彭传涛的“靶向功能性后生元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23“留创大赛”二等奖,他在青创办青岛元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人社部2024年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有关资助;邵庆国的“无忧超碳”——油水处理材料的革新者获评2021“留创大赛”优秀项目,他在青创办苏芃瑞科(青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山东省2023年度留学人员来鲁创业启动支持计划资助。

其次,“留创大赛”集聚创新资源和海归力量,注重构建“科创+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成长进程,力推“硬核”科创项目实现产业化。

“留创大赛”积极组织青岛风险投资机构、知名企业、各类园区等单位,与参赛项目进行专项落地对接,加强国内外智力与民营资本对接交流,做好项目在青落地的各项具体对接工作,促进项目在青落地实效。

2023年获奖项目“华夏生物人源性组织材料产业化”已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目前正在积极推进A轮融资;2023年获奖项目“靶向功能性后生元研发及产业化”完成天使轮融资,助力企业进一步完善后生元产品布局及市场拓展,快速提升行业地位,同时助推城阳区特种食品产业发展。

前不久,2024“留创大赛”参赛项目、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建明教授团队的“光合固碳产能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功落地青岛高新区,通过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牵线搭桥”,最终促成该项目10项相关成果专利转让,同时成果团队以技术入股方式与喜海投资共同成立喜海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开展成果的产业化。

2021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此外,“留创大赛”关注参赛企业的需求,利用赛事平台汇聚各类资源,作为参赛企业的“后援”,持续跟踪每年从大赛中涌现的优秀企业,并对接相应成长阶段的政策和服务。参赛企业不仅可以较快获得知名度、品牌度和影响力,还可以通过大赛平台获得专家指导点评辅导、行业交流、拓宽视野、吸引投融资青睐等,硬科技实力和软性实力都得到提升。

根据相关规定,符合入驻条件的大赛获奖项目,可直接入驻青岛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区、青岛市高能级孵化园区,并享受园区相关扶持政策,如园区提供的三年房租减免、创业启动资金等;参赛项目在青落地后,将获得青岛市各类双创服务机构针对人才项目发展情况提供的政策、产业、资金、资源、平台、生态等全链路、全维度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九年来,“留创大赛”从“赛前-赛中-赛后”为参赛企业提供全链条式专业化服务,助力引育优秀企业驶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的发展快车道,推动新时代海归高水平创新、高质量创业,目前已实现70个项目注册落地,注册资金超2.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占比超52%,其中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有8家;已完成天使轮融资企业超53%,融资金额超3亿元。

谋新重质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

随着一项项技术和一个个企业在各赛道中崭露头角,“留创大赛”对海归英才成长的作用也不断凸显。

“在汇聚了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剑桥大学等多所全球顶尖高校上百名留学生创新创业者的舞台上,我们的团队和项目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彭涛深有感触地说,在比赛过程中,他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团队同场竞技,不仅感受到了创新创业的热情,更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项目。特别是大赛评委们对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为项目后续研发和产业化指明了方向。“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项目研发,提升技术水平,寻求合作伙伴,推动项目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智能。”

2024“留创大赛”、二等奖得主王亚群则认为,“参与这次留创大赛,我们团队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经验,还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合作伙伴。评审专家给出的优化建议,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同时让我们对项目和团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定位。”

据悉,诸多参赛团队在大赛组委会专家指导下不断完善商业计划书和未来规划,使得创业项目商业模式更加清晰。

青岛市“金融赋梦 共绘未来”金融合作对接活动。

为了搭建人才和项目成长的桥梁,大赛组委会还通过资源整合、配套赛会活动等,助力海归点燃“双创”梦想。

例如,青岛市在西海岸新区成功举办“金融赋梦 共绘未来”金融合作对接活动,共同探索金融产业与留学人才创新创业的深度融合之路,促成青岛意想意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浩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赛诺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客优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福豪时代贸易有限公司、青岛恒林工业控股集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留学人员企业获得共计1.1亿元的创业贷款金融支持。

据统计,历年“留创大赛”累计征集报名项目1820余个,涉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近400人,获奖项目148个。报名参赛的高层次人才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91%,其中75%以上来自全球百强院校。

2024青岛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暨第二十四届“蓝洽会”。

九年来,这场创新盛宴不仅汇聚全球创新团队、创新人才,更推进一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全球新型人才和创新技术成果一起,赋能各行各业,汇成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动脉”。未来,青岛市人社局将不断探索以赛引才、以赛聚才、以赛育才的新路径、新模式,建立政企校协同创新体系,以“政产学研用金” 深度融合推动“四链”共进互促,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