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记者从青岛崂山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打造国内领先的虚拟现实产业创新高地,持续集聚产业生态,扩大产业影响力,2024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定于11月12日至13日在崂山区举办。
大会将同步举办崂山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果展,集中展示崂山区近年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软件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最新产业成果与应用实践,生动诠释产业技术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同时,将“首届XR虚拟现实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果展”和“元梦山海首届中国虚拟现实内容生态大赛”有机融合,搭建交流合作展示平台,聚集上下游产业链生态资源,以会招商、以展招商、以赛招商,打造产学研用新模式。
发布会现场
新兴产业强势崛起
作为国内领先的虚拟现实产业创新高地,青岛市仅有的两个制造业国创中心均在崂山组建投用,青岛国际创新园、海尔云谷两个园区获评省级数字经济园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产业集群分别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省未来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崂山区累计培育独角兽企业9家,位列全市第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位列全市第三;山东省瞪羚企业47家,位列全市第二;创新型中小企业278家,位列全市第五;优质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区注册企业总数比重全市第一,形成了“金字塔”式高成长中小企业培育梯队。
据悉,崂山区培育了9家山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平台。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总规模达810亿元。今年上半年,新引进浪潮卓数、欢创科技、土豆数据、京东方艺云、乐聚机器人等数字经济领先项目40余个。预计今年,虚拟现实产业规模有望突破220亿元,增长20%以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350亿元,增长25%以上。
打造数字产业新格局
近年来,崂山区深入实施“工赋青岛”行动,累计培育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6个,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达21个,位列全市第一;易来智能、特来电等9家企业入选青岛市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企业。实施15家工业企业倍增计划,累计培育3个省级智能工厂,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12家,省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13家。
2024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将以“虚实互融,智领未来”为主题,将举办“1+3+N”活动,即一个主题论坛活动,会(虚拟现实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展)+赛(“元梦山海”首届中国虚拟现实内容生态大赛)三大配套活动,以及产业园区精准招商、赛事路演招商、“产业之夜”招商和常态化招商等N个系列活动,发布《2024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报告》,重点解读《青岛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展示国内海尔、海信、歌尔、PICO、大朋VR、HTC等硬件、内容厂商的最新产品及行业应用,促进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与交流合作,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共同繁荣的数字产业发展新格局。
数字生态加快构建
今年以来,崂山区组织召开全区新型工业化推进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崂山区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强区二十二条政策措施》《崂山区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软件信息和互联网服务业若干政策》系列政策文件,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打造领跑省市的数智经济发展新高地。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算网一体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全市首位,数智经济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2024年,崂山区新开通5G基站67处,累计完成5G基站建设3575处,已实现崂山区密集城区、各大功能区、产业园区5G网络全覆盖。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正式获批设立并落户崂山区,加速人才、资本、技术等资源在区域内聚集,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金融、跨境电商等产业发展。
未来,崂山区将以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牵引,锚定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四条细分产业链精准用力,聚力做强3个专业园区,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园总部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中科曙光全球总部研发基地等项目加快达产,争创中国软件名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黄元晖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