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李沧法院“一揽子”化解300起知识产权案件

近日,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通过“一揽子”解纷的方式,从源头高效化解近300起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诉某超市有限公司侵害作品放映权纠纷系列案件,实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据了解,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在李沧法院起诉7起案件,被告为某超市有限公司及相应分店。该协会诉称,7家分店在各自经营场所内通过技术设备播放某音乐作品,构成对录音制品的商业性使用,要求判令某超市有限公司及相应分店分别支付因使用录音制品造成的损失及合理费用等。

法院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立即联系当事人,要求原告该协会填写《关联案件信息表》,得知除了上述7起案件外,还有几百起案件已申请或准备申请网上立案,意识到这是一系列诉讼案件。承办法官及时梳理基本案情,归纳争议焦点,明确调解思路,形成了打包处理、“一揽子”解纷,引导一次性处理全国范围内所有关联案件的方案。

承办法官多次释法明理后,某超市有限公司认识到连锁店遍布全国,若该协会持续诉讼,其将为自己的违法行为持续买单。经多轮背靠背谈判,该协会就全国范围内该连锁超市使用该协会管理的录音制品达成一致意见,并就省内已经起诉的40余起案件全部撤诉,欲起诉的240余起案件也表示不再提起诉讼。

本案的成功化解,将批量侵害作品放映权纠纷案件从“个案办理”向“类案治理”拓展,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既降低了诉讼成本,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又减少了进入诉讼的大批量案件,实现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刘瑞东  通讯员  张少艾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