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青岛市市北区进行的一场即兴戏剧大师课让市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艺术大师课作为市北区文化馆开设的品牌课程,近期邀请了多位在街舞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导师进行授课。为满足全年龄段、多行业人群的文化艺术需求,2024年,市北区文化和旅游局开展了包括百姓课堂、艺术夜校、午间60分·文化初体验、美育课堂、文化下午茶等多个类别,面向不同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课程共1500余节,惠及市民10万余人。
大师课、百姓课堂齐上阵
市北文化馆拉满市民期待值
近日,用2个小时让素人也能成为编剧、导演的即兴戏剧课在市北文化馆上演并受到市民称赞。“今年,我们计划邀请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老师来市北文化馆开设10节大师课,内容包括非遗、即兴戏剧、街舞、声乐等。”市北文化馆馆长林刚介绍,街舞作为一种充满活力和个性的舞蹈形式,深受年轻人喜爱,“我们已经连续两年举办了街舞大师课,今年我们再次邀请了国内知名的流量街舞导师来授课,让街舞爱好者免费与顶尖导师面对面交流学习。”
市北文化馆作为国家一级文化馆,除了有让人期待值拉满的大师课,其经典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艺海弘文 百姓课堂”已经连续举办了20余年,今年秋季的课程已完成线上报名。
“我们的‘百姓课堂’分为春秋两季,每年我们都会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辖区居民的培训需求,相应策划新的课程。今年秋季的百姓课堂计划于10月8日开课,开设了声乐、器乐、舞蹈、美术等6类常规专业,15门课程。”林刚介绍。

既专业系统还免费普惠
下半年市北艺术夜校增至9门课
“人总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市北艺术夜校作为文化惠民项目的新兴板块,备受上班族喜爱。“市北区文化和旅游局应势而动今年3月策划开设了艺术夜校,上半年开了空灵鼓、吉他、青年合唱、少儿街舞4门课,其中的热门课程开放报名1分钟内就报满了,还有不少市民咨询能否再增加名额。”林刚表示,依托艺术夜校里的青年合唱课程,市北区文化馆还组建起了一个青年合唱团,一群志趣相投的年轻人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定期进行培训、参加演出。
据悉,市北艺术夜校之所以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主要在于师资、场地、上课时段等多方面原因,“前期,我们开设的春秋两季百姓课堂,青年群体报名人数比重较小,对此,我们通过多渠道进行了调研分析,了解到年轻群体虽然很需要艺术学习鉴赏来减压,也很想参加免费公益培训,但日常的百姓课堂上课时间和课程内容与他们的需求不太匹配。为了解决这个堵点,让青年群体更加充分地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就有了开设艺术夜校的想法。”
“课程内容设置合理”“老师既专业又有耐心”“在这里还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此前参加过艺术夜校的多位市民说道。下半年,市北艺术夜校推陈出新,在美术、舞蹈、器乐这些传统课程基础上,又新开设了陶艺和魔术两类课程,以满足市民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市北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北艺术夜校秉持纯公益性质,不向上课市民收费,课程有短期课、中长期课等多种模式,“开设市北艺术夜校是市北区从供给侧入手,丰富文化供给业态,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的方式,有利于让更多市民,尤其是年轻群体参与进来,享受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非遗项目热度攀升
市北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效
当下国潮之风盛行,除了公益课堂、大师课、艺术夜校,午间六十分·文化初体验、文化下午茶和美育课堂也是市北区的特色文化服务品牌。
“‘午间六十分·文化初体验’已进行了四五年时间,我们利用工作日午休时间,组织非遗手作老师走进景区、楼宇、社区、学校等场所,通过微课堂授课形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亲身体验非遗项目,了解传统民俗知识和技艺。”林刚介绍。
文化下午茶项目则紧盯辖区产业园区、办公楼宇的白领群体,利用“碎片化”时间,把传统非遗、手造等参与性强、互动性高的群众文化活动送到了他们身边,不断吸引青年群体参与高品质文化活动。

——【特别关注】——
打造10处美育课堂
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000场次以上
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今年6月至8月,市北区文旅局依托区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阵地资源打造了10处美育课堂。“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开设了非遗传承、美术鉴赏、公益讲座、博物馆研学等公共艺术普及教育活动50场次。”市北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市北区把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列入2024年区办实事,其中提到,要激发文旅消费活力,集中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10万张,实施“乐享市北艺起来”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000场次以上。市北区图书馆昌邑路馆扩建馆舍启用、推出城市书房和庭院演艺等多类型的城市文化空间、打造“公园+”文化服务品牌……面向未来,市北区将持续优化提升公共服务质效,让更多市民享受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姗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