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视频网站将会员“细分收费”,谁来保护青少年权益? 腾讯视频收费体系遭质疑,其“JUMP 卡”被指助推未成年人“氪金追星”

“不就是把原本应该有的体验,包装后卖给我们吗?”“你这是一层又一层的套路啊!”“这是一种营销策略,让用户觉得自己很特别。”……这个国庆小长假,网友关于视频网站收费体系“吃相太难看”的讨论一时之间成了热点,除了将会员“细分收费”、广告防不胜防等问题,腾讯视频“JUMP 卡”也添槽点,有家长反映:JUMP 卡针对青少年“精准营销”,开通规则虽然名义上不鼓励未成年人参与,但实际操作中却将监督的责任完全“甩锅”给了家长,未尽到平台应尽的责任。

青少年消费被“发掘”,家长背上“责任”

记者根据网友留言,在腾讯视频官方平台的JUMP 学生会员开通链接中注意到,“JUMP 卡”的开通规则中,第一项是“参与者资格”:“1. 您应年满18周岁。2.本活动不鼓励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用户参与。若您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您应在监护人的陪同下阅读本规则,并取得您监护人的同意。如您监护人同意您参与本活动,应对您参与本活动期间作出的行为进行正确监督和引导,同时,您行使和履行本活动规则下的权利和义务,均视为已获得您监护人认可。请理性消费。”

该网友是一名中学生的家长,据他反映,孩子要求开通的这一腾讯视频会员卡,号称是“年轻人专属jump卡”,在会员权益中包含“线下活动享专属报名通道”和“个性装扮专属身份、勋章、弹幕等”,“这本质上就是鼓励孩子氪金追星。”

虽然开通规则中称“本活动不鼓励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用户参与”,但同时又给出了“变通”的办法:“如您监护人同意您参与本活动,应对您参与本活动期间作出的行为进行正确监督和引导。”

该家长愤慨地指出:“这就好比,商店说18岁以下不能抽烟,商店也不卖给你烟,如果你要买烟,你去找你家长帮忙来买。”“这不是明摆着教唆吗?这个行为是很不道德的。”

该家长还指出:“我们对孩子打游戏给出过要求,不能给游戏充值。但是该会员卡的权益里包括:‘个性装扮 专属身份、勋章、弹幕等’,这和购买游戏皮肤有何不同?”

VIP亦有三六九等,“官方客服”答非所问

更让这位家长疑惑的是,他本来就是腾讯视频VIP,VIP用户与“JUMP 卡”用户区别究竟是什么?他试图咨询腾讯视频官方客服并未得到明确答复。

记者也通过腾讯视频会员卡官方销售渠道进行咨询,结果换了各种提问方式,都无法得到答案。

记者问:

腾讯视频VIP和JUMP卡区别是什么?

腾讯视频数字客服回答:

以下内容是否能帮助到您?您可以回复数字选择:

1.腾讯视频SVIP和视频VIP区别

2.好莱坞会员和视频VIP的区别

3.体育VIP与视频VIP的区别

4.腾讯视频SVIP介绍

您也可以参照以上描述说说您的问题哦!

记者问:

腾讯视频JUMP卡的介绍

腾讯视频数字客服回答:

以下内容是否能帮助到您?您可以回复数字选择:

1.腾讯视频SVIP和视频VIP区别

2.好莱坞会员和视频VIP的区别

3.体育VIP与视频VIP的区别

4.体育与视频会员的区别

您也可以参照以上描述说说您的问题哦!

记者问:

腾讯视频VIP卡的介绍

腾讯视频数字客服回答:

以下内容是否能帮助到您?您可以回复数字选择:

1.腾讯视频

2.移动端播放时不流畅

3.下载元梦之星无法抽取腾讯视频会员卡

4.如何获得体验卡

您也可以参照以上描述说说您的问题哦!

记者回复:

1

腾讯视频数字客服回答:

请问您是想咨询腾讯视频什么问题呢?请回复数字选择:

1.会员开通未到账

2.如何关闭自动续费

3.会员无法使用

4.如何领取/查询联合会员

究竟腾讯视频“JUMP 卡”的权益是什么?在腾讯视频会员体系中,哪些权益适合未成年人,哪些权益不适合未成年人,记者通过腾讯视频的公开渠道截至发稿时,未得到回复。唯一能明确的就是不同的价格。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腾讯视频不同会员服务的差异,记者特制了以下表格进行对比分析(以下数据来源自腾讯视频App),发现收费会员被细分为三六九等,权益被细化分割:

而来自中学生用户的反馈,JUMP卡确实有一些“专属福利”:例如今年新出的定格动画《大艺术家系列》《青年导演系列》,腾讯视频年度VIP被限制观看,想要畅通无阻地看这些内容,需要额外开通JUMP卡。

谁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在该投诉中,报料家长认为,开通规则中指出“您应年满18周岁”,但在注册流程中并未进行限制,平台在未成年引导方面,应该负起更多的责任,不能留漏洞,对不符合未成年人消费层级的产品,不但不应该“开口子”,还应增设登录门槛,“平台在防范用户方面经验还是很丰富的,比如限制投屏、限制一个账户多平台登录等等,这些技术能否用于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呢?”

按照网友投诉,记者在腾讯视频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找到了“开通规则”,并按照指导进行购买,整个过程未出现年龄验证等限制。

针对平台“JUMP 卡”等细分会员的设置考量,B站UP主“花狸胡说”在2023年2月25日的《为什么我越来越不爱给视频网站充钱了?》一文中总结了其商业逻辑:会员越来越贵,权益却在打折,他们在涨价之外,又开发出了新的收割模式,“功能性”涨价……

记者在查询中也发现,腾讯的会员体系除了VIP、JUMP卡、JUMP学生卡,还有SVIP、体育会员卡,而在和腾讯视频数字客服的交流中,居然还有“莱坞会员”。

而在另外一名UP主《关于视频网站你们脸都不要了》的短视频里也调侃到:“普通会员上面还有黄金会员,黄金会员上面还有白金会员,按照这个思路将来是不是还得有星耀会员和王者会员……我想着这个会员干到头了,将来就卖皮肤呗,结果打开设置一看,好家伙人家早就有了……”

在引导未成年人方面,除了商业考量,如何兼顾社会责任,平台和家长究竟该承担什么责任?

北京市中伦文德(青岛)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田会强指出,对于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分别作了规定。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从上述规定看,腾讯视频JUMP卡开通规则中关于未成年人的部分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家长作为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同时,《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的特点,坚持融合、友好、实用、有效的原则,设置未成年人模式,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内容等方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提供相应的服务,并以醒目便捷的方式为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提供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平台作为网络音视频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设置未成年人模式,并以醒目便捷的方式为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提供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海杰 周围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