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1.32%!青岛高新区厚植沃土壮大科创生力军

有这样一组数字,展示着一批优质科创企业正在青岛高新区茁壮成长:2024年,成功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目前达到18家;成功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家,增长62.5%,全区有效期内累计达到240家;成功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78家,增长81.4%,累计达到205家。其中,专注医疗康复运动技术和智能化康养产品设计研发的山东泽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在细胞制备关键领域优势突出的青岛瑞思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优质科技型企业纷纷涌现的背后,是青岛高新区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创新举措。

青岛高新区风貌。

打通堵点助企发展

企业发展堵在哪儿,部门的工作就做到哪儿。这一点,青岛路比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边文静深有感触。

青岛路比特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石墨发动机保护剂研发与生产的创新型公司。2023年,该公司面临经营困境。青岛高新区了解到企业困难后,提供了定制化的支持服务,包括召开专题会议解决税务问题、上门送政策、协助工商变更、提供生产场地支持以及帮助企业融资等。在青岛高新区的帮助下,公司成功渡过难关,经营步入正轨,“我们有信心在青岛高新区发展壮大。”边文静表示。

危险废物的处置对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国家对危险废物有严格的储运和处置要求,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产量小、成本高、风险大的特点,往往需要较大投入才能达标。“我们公司涉及的危废种类比较多,光靠企业自身力量很难管理好。”欧陆分析检测技术服务(青岛)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员赵泽表示。

针对中小企业这一难题,青岛高新区以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为试点对象,于2023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统一管理试点,为小微企业提供危险废物“打包”处置服务。简单来说,就是由园区注册一个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账号,再由园区与危废处置、运输单位签署处置合同,小微企业只要“入群”,就能实现危险废物的集中收集、储存、运输。

“参与试点工作后,原来的危险废物专职管理改成了兼职管理,1年节省各类费用近2万元。”青岛菲优特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兴伟说。

精准聚焦企业需求,解决企业难题,青岛高新区创新推出了“e企炬链”品牌,助企找订单、拓市场,并为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需求提供对接渠道。青岛创捷中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为全球零售提供智慧收银方案的高新科技企业,持续为华润万家、沃尔玛等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日前,企业因周转面临资金压力。“e企炬链”得知企业难题后,第一时间对接了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并为企业成功申请到高新技术信用贷500万元。据悉,在“e企炬链”平台的助力下,2024年上半年青岛高新区金融赋能企业500余家次。

精准施策优企强链

助力企业走得稳,更要走得远。青岛高新区健全“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针对各类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精准施策,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助力打造专精特新企业集群。

华芯晶电衬底晶片关键技术指标物理参数测量。

“在青岛高新区的帮助下,我们的智能化改造时间缩短了10%,改造成本降低了15%左右。”青岛华芯晶电科技有限公司政府事务部部长姜健介绍说。前不久,青岛华芯晶电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产线智能化改造,生产效能大幅提高。据悉,为保障华芯晶电智能化改造顺利推进,青岛高新区积极帮助企业代办改造备案、申请等环节手续,并帮助企业对接高校、服务商资源,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定期上门,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让企业少走弯路。

企业发展阶段不同、从事领域不同,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我们在申报项目的过程中,有一些不懂的问题,青岛高新区给我们提供了‘一对一’的辅导。”青岛钰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主管王洪娟表示。日前,由该公司牵头的新型数字化脊柱内镜手术装备及关键技术研发、应用与产业化项目获评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背后离不开青岛高新区的贴心服务。”王洪娟表示,青岛高新区除了梳理流程、整理材料,还为企业对接了医疗机构平台,完成了相应的临床实验,获得大量数据,缩短了实验周期,在供水、供电以及消防方面也给企业提供了便利,保障了企业生产。

青岛高新区鼓励企业创新精准施策,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振兴实体经济鼓励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给予50万元、3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营业收入1000万元(含)以上的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另外,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市财政奖补资金的50%给予奖励。

便企服务提质增效

青岛高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提升服务效能为抓手,积极创新行政审批模式,高效为企服务。

近日,青岛鑫晨教育管理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郭晨辰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个体工商户向有限公司的升级,并拿到了新的营业执照。新执照保留了原有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开业日期等信息,为企业提供了不少便利。“企业名称、商标等信息可以顺利继承,我们和客户的后续对接很方便,减少了因为资产重置带来的成本和时间消耗。”郭晨辰表示。

为助力企业发展,青岛高新区在“个转企”简易登记改革的基础上,开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转型公司制企业业务,该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采用直接变更登记形式转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并可依法沿用原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立日期,最大限度保留字号和行业特点。

在创新审批模式的同时,青岛高新区还不断优化提升帮办代办服务体系,针对办事企业群众需求,设置“一对一”帮办预审窗口、半自助帮办代办区和全自助帮办指导区等区域,提供网上系统申报、业务指导等服务;并配备办公设备及帮办人员,依据群众需要,提供阶段性指导和介入式服务。“公司需要办理的事项点多面广,日常工作非常吃力,高新区工作人员很有耐心地帮我们一项一项梳理,准备相关材料,还积极为我们匹配政策,能容缺的事项就积极容缺办理,能代办的就安排专人给我们服务。”青岛中都世诚置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磊深有感触地说。青岛高新区通过三级联动帮代办体系,为不同需求的企业群众提供更加细致、贴心的政务服务,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好办事、不求人”。

优质的营商环境和贴心的服务,推动区域发展活力持续迸发。截至2024年8月底,青岛高新区在营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1.32%,增长率居全市第一,其中企业同比增长10.33%、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14.34%。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通讯员 肖玲玲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