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2024年青岛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在青岛奥帆博物馆启动。2024年青岛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由市科协、市委宣传部等18家单位联合主办,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服务创新发展,展示科技成就,提升科学素质。
启动仪式上,全媒体沉浸式海洋科普栏目《探海》正式发布,澳门路小学学生代表获赠了青岛海洋科普联盟出版的原创科普书籍《碳中和与海洋 100 问》和《走进红树林的世界》,进一步提升保护海洋意识。
参加活动的小学生参观“蓝海101”号调查船。
“蓝海101”号调查船船长禹昊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五次担任“蓝海101”号航次首席科学家的时永强博士展示科考成果,分享科考故事;同时“蓝海101”和“北斗号”两艘科考船面向公众开放,为公众深入了解海洋科考和技术发展成果提供重要窗口。活动现场还举办了海洋生物标本科普展、流动科技馆巡展和科学秀表演,吸引不少群众驻足观看,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024年青岛市全国科普日活动以“1246”架构为主线,开展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组织区(市)、多部门联合等两类系统领域活动,举办科普阵地、学会科普、高校科协、企业科协等四项联合行动,发布“千万IP创科普”、乡村振兴科普、青少年科学教育、食品安全科普、“云上科普日”、巾帼科普活动等六大专项行动,形成“大科普”工作格局。活动期间组织215个科普场馆面向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3000余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强市,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厚植创新驱动沃土。
启动仪式后,参加活动的学生向青岛水族馆的志愿者了解海洋生物知识。
近年来,市科协积极探索科普工作新路径,打造科普工作品牌,推动优质科普场馆供给更加充分、科普活动体系更加完善、科普传播能力更加强劲。联合相关部门,一年来协同开展科普活动1.6万余场次,惠及群众3800余万人次,提高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着力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机制有效的科学素质生态,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为青岛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郭清鉴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