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13万人受惠!青岛累计支出长期护理保险资金53亿元

记者近日获悉,青岛市医保局自2012年在全国率先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索以来,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覆盖全市933万名城乡参保人,累计支出护理保险资金53亿元,培育了935家定点护理机构,为全市13万名失能失智人员购买了照护服务。

长期护理保险为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失能失智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和功能维护服务,切实减轻他们及其家庭因此而产生的沉重经济负担和照护负担。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加剧和家庭规模的缩小,导致众多无法生活自理的老年人数量增多,人们对养老护理服务的需求量急剧增大。为更好地解决失能老年人护理问题,青岛市医保局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索,2016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之一。多年来,青岛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持续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走深走实。尤其是自2023年以来,青岛市着力优化完善筹资渠道、统筹照护服务资源、夯实制度运行基础、加强资金支付管理、优化经办服务管理,不断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即墨区同济街道的一名90岁老人在2022年底突患大面积脑梗塞住院急救,经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医嘱回家静养。出院时,老人基本处于植物人状态,身上插满了尿管、胃管等各种管道,需要24小时不离人,还要按时翻身、打流食、不定时吸痰等。老人这一病,给整个家庭工作、生活带来巨大压力和负担。

面对这种困境,子女们拨通了医保咨询热线,咨询了即墨区医保局,寻求医保政策帮助。即墨区医保局工作人员了解具体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失能失智等级评估,并安排就近的新兴二社区卫生服务站上门为老人提供医护服务。根据老人评估的失能失智等级,医护人员定期为老人上门诊治、送药,护理员每周上门服务3-4次,给老人翻身按摩,做肢体被动训练,给老人洗头、洗澡、理发,还为他们详细讲解一些平日护理中的专业知识,并提供指导帮助。因为有了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长年卧床的老人没有因护理不当而引发感染,也没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身上也没长过褥疮。特别是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后,老人每月自付仅需不到300元。老人的家属们对青岛市护理保险政策纷纷点赞。

下一步,青岛市将在长期护理保险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上持续发力,进一步强化定点护理机构协议管理,加大照护人员专业培训力度,重点在提高照护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岛城失能失智人员获得感、幸福感。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