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深挖“银发人才”富矿

青岛退休干部刘甫信退休20年来,组建成立了老专家创新创业工作指导团,吸纳各学科专家21人,广泛开展畜禽养殖指导、水产养殖指导、种植业指导、工业生产和地震防护知识等宣传工作。全团每年举办种植养殖等各类培训班和现场技术指导200余场次,20年来累计培训10万人次以上,培养了大量乡村振兴人才。

青岛退休干部刘甫信组建老专家创新创业工作指导团助力乡村振兴。

在青岛,像刘甫信这样的“银发人才”有数万名。近年来,青岛市委老干部局通过搭平台、建机制、强服务,积极引导专家型老干部发挥优势作用,在助力双招双引、乡村振兴和关爱青少年等方面献计出力建新功,为青岛在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注入银发动能,取得良好成效。

深挖资源 激活能量

青岛市搭建三个舞台,助力“银发人才”长袖善舞。青岛市在市和区(市)两个层面打造老专家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成老专家创新创业孵化器、创客空间等22个,依托平台聚资源、扩优势、招项目,形成老专家创新创业服务示范带。青岛市深化到居住地报到工作,推进所在单位和社区实施信息互通、活动互认,指导社区创造条件、优化服务,引导老专家就近就便发挥作用。目前,全市离退休干部到居住地报到已达4.8万人,其中专家型人才占21%,成为社区老有所为引路人和领跑者。青岛市还组建老专家创新创业服务指导团,成立创业导师团队,指导和服务老专家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建成百名高层次老专家人才库,为基层提供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企业管理等服务。

青岛退休干部刘甫信在西海岸新区海青镇指导蔬菜生产。

为了更好发挥“银发人才”作用,青岛市健全组织机制,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调度督导,统筹推进各项任务。制定发挥老专家作用的指导意见,跟进实施4个配套方案,推动工作高效落实。青岛市委老干部局积极对接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部门,协同解决老专家创新创业中遇到的人才引进、技术合作、创投资金等方面的困难问题,扶持老专家创办高科技企业8个,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6名,申报科研成果5项,落实高层次人才补贴120万元。青岛市健全市和区(市)两级服务网络,发挥市级老专家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辐射作用,带动10个区市先后组建老专家指导团,组织发动全市各领域2500余名老专家下沉基层开展工作,示范性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青岛市通过申请专项经费等方式,年均投入保障资金50万元以上,为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青岛老专家在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指导弥猴桃春季管理。

青岛市通过聚合优势,有力地彰显了老专家时代价值和责任担当。青岛市选派对口老专家为企业提供精准培训和服务指导468次,组织拟引进高科技项目路演6次,举办企业技术管理讲座26次、42名老专家授课指导,累计培养引进老专家主导或参与的高科技项目26个,老专家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青岛市按照乡村“五个振兴”目标,制定行动方案,实施26条助力举措,组织老专家到基层开展现代管理、产权保护、新型农技等方面的服务指导200多次,全市1400余名农林牧副渔老专家下沉乡村助农惠民;向各区市和资本方推荐涉农高科技项目6个,达成合作意向项目4个,培育和引进涉农高科技企业2个;开展老专家带动农村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农村青年人才带动农民创业致富的“双带”活动,培养“双带”典型60名。此外,老专家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讲座114场次,举办“成长立志营”活动50余场次,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救助农村孤困儿童860余名,形成了扶困与扶志、扶智相互融合的农村孤困儿童关爱模式;利用老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建成“6020”现代科技体验馆,开设虚拟科技等11个展厅,1.2万余名青少年参观体验,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科技强国意识。

建库激励 筑牢工程

青岛市各区市坚持创新思维和项目思维,全域实施“银发工程”,探索“银发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举措。

“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研学游,是条不错的路子。”“要继续发挥日庄火烧、院上烤鸡等一些‘老字号’优势,助力莱西乡村经济发展。”“闲置资源的有序整合至关重要,握指成拳才能形成发展优势。”……在莱西市第一批“银龄专家”见面会上,专家们热情饱满地交流着对农村发展的思路建议,言语间,一幅乡村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2024年以来,为了充分发挥“银发人才”在经验、人脉、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莱西市开放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等领域场景,出台《莱西市“银龄菁英行动”实施方案》,面向全国招募退休干部、专家等“银发人才”,搭建献智平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莱西市先后向65家青岛市直单位发出招募函,共招募退休副处级及以上职务“银龄专家”10人,召开见面会2次。结合“银龄专家”擅长领域、个人意愿,“一对一”安排专家包联帮扶村庄。截至目前,“银龄专家”帮助村庄发展大棚30余个,拓展有机蔬菜基地近300亩,带动5个产业项目落户,预计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00万元。

胶州市多举措赋能“银发人才”发挥作用。  

胶州市委老干部局组织指导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积极动员,对辖区内有技术专长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同志分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农业、党建、法律、管理等9大领域登记造册,建立“银发人才”信息库,加强与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文体广旅局、市卫健委、市科技局等部门的沟通对接,探索建立工作协调会议制度,持续壮大助力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医疗健康等领域“银发人才”队伍。胶州市围绕融入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引领“银发人才”献智出力,努力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银发人才”优势就发挥到哪里。在纵向上,胶州市建立市“银发生辉”志愿服务总队、社区“银发网格长”志愿服务分队、居民小区“银龄红管家”工作室、“银发志愿者”服务岗,常态化开展物业服务、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法律援助、文明创建、环境保护、敬老助残等志愿活动,形成老干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新格局;横向上,胶州市成立“红色宣讲”“绿色惠农”“橙色便民”“蓝色护盾”“银色才艺”五支志愿队,充分发挥“银发人才”在红色教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矛盾化解、文化养老等方面优势作用。

银发人才 大有可为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 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涵养老年人力资源,支持老年人参与文明实践、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科教文卫等事业。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发挥“银发人才”作用中不断创新思路、完善举措。

广州市依托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成立广州市越为银发活力研究院(银发智库),这是大湾区地市中的首个银发智库。目前广州银发智库已吸纳1200名银发人才,其中包含院士36人,涉及对接领域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各行业需求项目181项。银发智库联合广州开发区整合广州的医疗资源和企业资源,共同推动组建广州市新药械创新联盟,旨在于解决新型药械产业成果转化的痛点、难点问题,为企业与医疗机构之间搭建桥梁,鼓励临床创新。

深圳市不断加强“五老”队伍建设,精心组织“五老”骨干培训,积极建立“鹏城银发人才库”。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五老”共3.2万人,有宣讲团229个、关爱团409个、艺术团224个、科技服务团44个、文化市场“五老”义务监督队伍185支。

湘潭市出台《关于支持银发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试行)》,提出打造银发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支持全市7个区域型国省“双创”示范基地打造银发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对银发人才项目在水、电、气方面参照相关规定给予减免费用;对场地租金、入驻条件、创业贷款等方面给予相关优惠;提供培训、咨询、法律等服务;建立健全示范基地年度考评机制,对优秀基地给予20万元奖励。支持银发人才创办企业申报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省财政研发奖补政策。对符合“五好园区”创建和入驻国家级园区“335”、省级园区“223”标准的新引进制造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以上且五年内可实现各级政府投入与财税贡献平衡的,按前三年市级贡献的100%、后两年50%的标准给予奖励。

西海岸新区“银发人才”直播带货。

为此,青岛市政协委员、国际青年创客基地、中日韩(青岛)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主任王可锋曾建议青岛市应加快建设“银发人才库”,政府相关部门可将“银发人才”进行定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了解退休人员的岗位、专业、需求、技能和意愿,为后续的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还要倡议社会组织参与,通过各类社会组织或者网络平台,为“银发人才”提供就业信息、培训资源、志愿服务、专业对接,这些社会组织或平台可以与企业、政府和社区等相关方合作,共同推动“银发人才”参与公益性、商业性等活动。王可锋认为,“银发人才库”是一个双向服务的信息平台,一方面平台为“银发人才”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可以组织各种培训班和讲座,提升退休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将具有高素质的专家安排与企业和雇主合作,为退休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为高端“银发人才”提供科技攻关、行业引入、公益指导、扶贫减灾等核心工作,引领“银发人才”聚智献力。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