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即墨法院持续开展“蓝色风暴”集中执行行动

近日,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持续开展“蓝色风暴”夏雨集中执行行动。针对涉民生、小标的和“终本”案件开展集中化解工作,期间派出执行干警22人、警车6辆,拘传被执行人10人,拘留1人,执结案件5件,执行到位金额102000元。

案例一:被执行人被拘传主动求和解

王某与刘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涉案金额38000元。刘某在判决生效后仍不履行义务。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多次打电话传唤刘某到庭,刘某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执行干警对其住所进行摸排蹲点确定其在家后,决定上门拘传。

7月26日早晨6时30分,执行干警到达被执行人刘某住处,多次敲门并对屋内喊话,刘某终于开门。执行干警亮明身份、讲明来意后将其强制拘传至法院。到法院后,刘某迫于执行威慑,与申请执行人王某达成和解协议,并当场支付王某15000元,剩余欠款分期履行。

拘传一名被执行人到场

案例二:被执行人被拘传当即履行义务

孙某与王某租赁合同纠纷一案,法院判决王某支付孙某租赁费28000余元。判决生效后,王某拒绝履行,孙某遂向即墨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多次与王某沟通,王某仍拒绝支付租赁费。

7月26日上午8时,即墨法院执行干警来到被执行人王某的单位,依法将王某拘传至法院。期间,执行干警耐心劝导王某,告知其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迫于执行压力,王某申请适度减免租赁费。经过执行干警协调沟通,在征得申请执行人孙某的同意下,被执行人王某一次性支付孙某2万元。至此,本案成功执结。

案例三:法院“动真格”被执行人“秒怂”

2012年至2013年间,隋某雇佣杨某从事海参养殖工作,拖欠杨某工资16000余元。多次催讨无果后,杨某将隋某诉至法院。经法院调解,隋某承诺分4期还清拖欠的工资。但达成调解协议后,隋某未按期支付,且拒接杨某的电话。无奈,杨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穷尽所有执行措施,未发现隋某有可供执行财产,且多次上门拘传也未找到被执行人隋某。杨某认为执行无望,但执行干警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查找隋某的财产线索。在获取隋某的配偶在某小区内开超市的财产线索后,执行法官决定上门拘传。

8月2日一早,执行干警到达该超市,因隋某未在店内,执行法官向隋某配偶释明拒不履行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这回法院是动真格了!”隋某得知此事后,迫于执行威慑遂足额向杨某支付了拖欠的工资。

案例四:被执行人被拘传忙筹钱还款

2022年,邹某驾驶他人车辆将吴某撞伤后逃逸,交警部门认定邹某承担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经法院判决,邹某赔偿吴某各项经济损失3万余元。因邹某未按时履行,吴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多次打电话联系邹某,邹某均未履行义务。

8月2日清晨,执行干警到邹某家中将还在睡梦中的邹某叫醒,依法将其拘传至法院。经执行干警释法明理,邹某表示想与申请执行人吴某协商并尽力筹钱。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下一步,即墨法院将持续开展“蓝色风暴”夏雨集中执行行动,聚焦“终本清仓”, 严厉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努力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刘瑞东 通讯员 安睿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