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除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七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更加深远的意义。相传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七月七日便是他的生辰。魁星主要掌管文事,古代读书人们想求取功名,就会在农历七月初七,魁星生辰这天祭拜,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今年8月10日七夕节当天,青岛市图书馆将联合悠贝亲子图书馆开展“魁星点斗 共度七夕——图书馆奇妙夜”活动,带领小读者们了解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体验中国传统节气习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开动脑筋“搭鹊桥”“包巧果”
相传喜鹊们在七月初七这一天从各地飞来,搭起一座横跨银河两岸的鹊桥。在“图书馆奇妙夜”活动中,图书馆将尝试用筷子搭建鹊桥。邀请孩子们开动脑筋,通过观察和思考筷子之间如何互相依靠、巧妙借力,齐心协力,助力牛郎织女团聚。
在包巧果活动中,孩子们将跟随老师一起学习包巧果。该活动的创意策划源于在七夕节这一天,人们同情牛郎和织女的遭遇,也感动喜鹊的报恩之心,于是会将巧果抛向空中或者放在草地上,方便让喜鹊衔食,赋予了祈祷祝福的寓意。活动中,参与者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传承魅力。
“一举夺魁”写下祈愿游戏
魁星是天上掌管文事考运的神仙。古代读书人会在七月初七魁星生日这天,摆上象征着状元、榜眼和探花的桂圆、榛子和花生来祭拜魁星,保佑他们考试顺利。活动过程中,大家可以在写有“一举夺魁”祈愿卡的背面写下自己的愿望,还可以玩“取功名”的游戏,快来一起试试看吧!
“听七夕故事”绘本等专场精彩
巧手织女念牛郎,星桥鹊飞聚又离。活动中,老师将用讲故事的形式为孩子们讲解“七夕节”相关的渊源、传说、习俗、诗词等,让大家深入了解“七夕节”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孩子们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七夕节当天,青岛市图书馆少儿部还将在自然多维阅读空间开展《一封爱的匿名信》绘本领读活动,通过温馨感人的故事与孩子们一起发现爱、感受爱。尼山书院将在非遗阅读馆开展“解字说文”传统文化课程“七夕”专场,带领大家学习“巧”字的演变过程和书写技巧,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更多活动详情,请关注青岛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获取,咨询电话:85012822。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姗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