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诈骗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其手段层出不穷,给市民的财产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为提升市民的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遏制诈骗犯罪活动,近期,青岛公安系统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反诈骗普法活动,向市民普及诈骗犯罪的新特点、新手法及防范措施。
高压态势,重拳出击
面对诈骗犯罪的猖獗态势,青岛公安系统加大了对诈骗案件的打击力度。通过加强与银行、通信、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的协作,构建起了一张覆盖全面的反诈骗网络。在“净网2024”专项行动中,青岛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了一起特大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该案件中,犯罪分子通过QQ等社交平台为境外诈骗团伙提供吸粉引流服务,诱导受害人下载交友软件并进行刷单诈骗。警方经过缜密侦查,成功抓获涉案人员110余名,捣毁吸粉引流工作室10余个,扣押作案设备2400余台,彻底摧毁了这一为境外诈骗集团服务的“黑灰产”犯罪链条。这一案件的成功告破,彰显了青岛公安系统对诈骗犯罪零容忍的态度和强大的打击能力。
在打击养老诈骗方面,青岛公安同样不遗余力。今年年初,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重大涉养老诈骗犯罪案件,该案是市南法院2024年审理的首例重大涉养老诈骗案件,共有7名被告人被依法惩处。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和审理,不仅彰显了青岛公安对养老诈骗犯罪零容忍的态度,也为全市老年人群体敲响了防骗警钟。该案中,被告人通过虚假宣传、虚构价值等手段,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艺术品,并承诺帮助高价出售,实则进一步骗取钱财。经过法院审理,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十万元,其余被告人也分别获刑,并追缴违法所得用于退赔被害人损失。
精准施策 分类宣传
据了解,在打击诈骗犯罪的同时,青岛公安系统还注重从源头上预防诈骗犯罪的发生。在反诈骗普法活动中,不仅通过青岛公安反诈骗服务号官方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发布反诈骗知识,还深入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线下宣传。同时,积极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等科技工具,帮助市民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广泛发布反诈骗知识,确保信息覆盖广泛、深入人心。此外,青岛公安还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了精准的宣传策略。针对老年人群体,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针对学生群体,则通过校园讲座、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宣传。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易受骗群体的防骗能力,更为他们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心理防线。
典型案例 生动教育
为了更好地让市民了解诈骗犯罪的危害性和防范措施,青岛公安系统还精心挑选了多个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报道。以“焦某暖被诈骗案”为例,焦某暖在快手平台看直播时遭遇诈骗,被骗取27500元。接到报警后,青岛公安黄岛分局迅速立案侦查,并依法冻结了涉案账户。根据《规定》中的按比例返还公式计算,焦某暖成功领回了被骗款项中的7981元。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袁某、逄某菲、潘某超等多名受害者身上,他们因刷单返利、虚假贷款等不同形式的电信网络诈骗遭受损失,但得益于警方的及时介入和资金冻结返还机制,部分被骗资金得以追回。成功返还电信网络诈骗资金的方式,不仅彰显了青岛公安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方面的决心和执行力,也为全市居民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共筑反诈防线 守护平安青岛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青岛公安系统成功提升了市民的反诈骗意识。下一步,青岛公安系统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对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也将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让反诈骗知识更加深入人心,守护好每一个市民的“钱袋子”,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平安青岛建设贡献重要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澍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