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污水处理厂喝上“青啤”了

在青岛,高浓度啤酒有机废水“变废为宝”的故事正在上演。6月28日,记者走进位于团岛的污水处理厂,只见几座污水处理生物池内的水泛黄且像开水一样翻滚着,啤酒废液和污水一同混合在生物池中,这正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与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首创的“啤酒高浓废水与市政污水协同处理减污降碳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项目的关键一环。

污水厂、啤酒厂都受益

查看啤酒瓶身的配料表,主要成分是水、麦芽、啤酒花、酵母等,所以啤酒也被称为“液体面包”,废水中富含有机物,可生化性极好,且不含有毒有害物质,这正是污水处理厂所缺乏的原料,可以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碳源的绝佳补充。但由于需要执行污水间接排放标准,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经过预处理后再排入污水管网,属于一种典型的“放错位置的资源”。

记者调查发现,早在2021年,青岛啤酒一厂、三厂和四厂与下游的3家污水处理厂签订协议,约定废水排放浓度的限值,啤酒废水在啤酒厂内经过简单预处理后,即可直排进入市政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双方共享啤酒废水在线监测数据。

为全面解决技术上的难题,青岛啤酒与青岛水务集团组成联合项目组,针对啤酒生产废水中高浓度有机物的特点,研发了一系列提取和利用技术,首次筛选出了高COD(化学需氧量)、高C:N:P(有机物质、氨氮和总磷含量比例)比的啤酒热凝固物作为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质碳源,并通过耐高温防沉淀提取技术、反硝化碳源精准投加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实现了啤酒热凝固物的资源化利用,让啤酒生产废水“变废为宝”。

从源头减量固体废物

啤酒生产废水转变为市政污水处理厂生物碳源的同时,还大幅减少了啤酒生产企业的污泥产量。据了解,啤酒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较大,约占所有固体废物总量的13.7%,通过项目实施不仅将废水得到充分回收利用,也大大减少了污泥源头的产生量。

“在项目实施前,青岛啤酒每年产生污泥7.6万吨,项目实施后减少污泥处置量5.4万吨,同时减少新改扩建工厂污水处理设施投资费用4521万元。青岛地区工厂污泥产生量从2020年的1.6万吨,减少到2023年的0.8万吨,污泥产生量减少50%。”该项目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协同减碳的“青啤方案”

在解决污水处理厂生物质碳源需求和污泥源头大幅减量问题的同时,该项目实现了跨领域的降碳成效,有效降低了企业污水处理成本和碳排放问题。

自项目应用后,上下游减碳8.1万tCO2e(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啤酒厂减少碳排放4.9万tCO2e(二氧化碳当量),污水处理厂减少碳排放3.2万tCO2e(二氧化碳当量)。项目综合利用热凝固物利用15.6万吨,替代碳源7780吨(20%液体乙酸钠碳源当量)。

作为全国范围内的首次探索实践,该项目重塑了酿酒行业的污染物处理方式和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打造了以废治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循环经济新模式,并在全国得到了广泛推广,项目不仅为啤酒行业和污水处理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青啤方案”,也为其他行业如糖果加工、淀粉加工等提供了借鉴和启示。继迷上了“喝酒”后,污水处理厂还可能会尝试更多“饮料”,“这个项目推动了更多行业实现废水约定限值排放,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该项目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截至目前,青岛啤酒已在13个省的37家工厂推广应用此模式,并计划在未来3年内让所有工厂实现协商限值排放。此外,青岛啤酒厂还通过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废酒槽循环转化、废旧包装回收、绿色减塑包装等诸多项目,全面推进“无废工厂”建设,促进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减少碳排放。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碧琪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