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届“市长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相关工作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本届大赛以“激发创新驱动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举办区域赛(企业组)、创客赛、数字化专题赛、“乡村振兴”专题赛及城市赛,多元赛道同向发力,将带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项目等创新创业资源集聚,为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注入新活力。目前,大赛各项筹备工作正顺利进行,即将进入项目征集期。
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青岛市人民政府指导,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青岛市财政局、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市农业农村局、青岛市总工会主办。
聚合“双创”要素培育孵化生态
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江长海全面介绍“市长杯”大赛办赛背景、赛事回顾及本届赛事整体安排等情况,着重介绍办赛九年来取得的工作成效。九年来,大赛瞄准项目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提升科技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取得新突破,部分参赛项目技术已具备打破国际垄断封锁、实现国产替代的技术水平。
目前,大赛已累计参赛项目数超4000个,参赛企业在融资额、知识产权量、营业收入等指标较参赛前分别提升了47.48%、17.68%、58.08%(以2020年部分获奖企业调查为例)。青岛市新增专精特新企业超200家,参赛企业中有6家已成为青岛市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18家企业成长为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13家企业成长为民营领军标杆企业。海聚复通(山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依蓝云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优质企业落地青岛。
作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优质双创服务平台和培育孵化生态,“市长杯”大赛的举办将着力以企业、创客为主体,凝聚创新创业要素,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聚势聚资聚才,让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互动耦合、有效衔接,实现深入融合,最终为增强我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动能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更多增长极。
赛事提档升级为企业精准把脉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郝曙光表示,本届大赛乡村振兴专题赛将进一步搭建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平台,持续健全以赛选才、以赛育才机制,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推动专题赛事提档升级。
本届大赛乡村振兴专题赛体现四方面特色。一是扩大参赛对象范围,既包括在乡创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退役军人,也包括海外归国人员、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二是拓展比赛项目业态,不仅包括传统农业种养项目,更加注重突出农业新质生产力引领要求,体现现代乡村全面发展需求,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丰富赛事组织形式。此次赛事将突破地域限制,邀请各地乡村振兴项目来青参赛。
本届大赛在往届培育举措基础上,建立市、区两级跟踪培育服务机制,为参赛企业精准把脉,持续引导参赛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同步在赛道设置、服务举措、赛事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谋划,重点开辟一条赛道、完善一项机制、发布一篇报告。
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副局级领导干部史凤隆介绍,大赛将深度挖掘一批技术先进、成效显著、易推广应用的数字化转型案例和解决方案,推进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围绕大赛发展历程、参赛项目情况、办赛成效、参赛企业成长及未来展望等方面,编制高质量大赛成果研究报告,为青岛市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重点产业链竞争力提升和高质量招商引资提供有力支撑和服务决策。
融通各赛区汇聚“城市发展合伙人”
近年来,大赛创客赛打造了“巡回宣讲+赛前辅导+路演选拔+赛后培育”的全方位大赛服务体系,参赛项目在工信部“创客中国”大赛中接连斩获全国二等奖、三等奖佳绩,多个高校的科转项目获得了创业政策和落地资金等扶持,在青高校创客师生对创客赛的参与热情逐年高涨,参赛项目数占创客赛总项目数80%以上。
青岛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李中来介绍,创客赛开展“新质启航”创业培训精准滴灌行动暨大赛巡回宣讲活动,组织大学师生创客,走进青岛市24条产业链企业,培育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梯队,持续激发青年学生及社会创客的创新创造热情。
海创汇科技创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文表示,大赛“城市赛”创新开辟香港赛区,依托大赛建立青港两地企业在科技合作、产业对接和金融服务领域的纽带,促进青港两地产业交流升级,同时在长三角、北京、合肥、西安等地开设赛区,不断汇聚“城市发展合伙人”,通过融通各赛区产业优势,增强交流合作,助力我市融链固链建链,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