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之美,不仅有波澜壮阔的海和层峦耸翠的山,还有名声在外的特色建筑。坐落于胶州湾畔的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又称青岛迎宾馆)更是近代中国出现的最具代表性的一幢特色建筑。6月22日上午,青版财经小记者来到青岛迎宾馆,感受这座百年老建筑的魅力。
小记者合影留念。
小记者参加采访活动。
据悉,坐落于胶州湾畔的青岛迎宾馆更是近代中国出现的最具代表性的一幢德国建筑,它落成于1907年,建筑面积4083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入选中华百年建筑经典。该建筑是德国威廉时代典型的建筑式样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德式建筑,涵容了新罗马风、青年风格派、巴洛克风、中国建筑元素等多种建筑艺术风格。
刚抵达迎宾馆,小记者就被它宏伟而独特的外观所吸引。这座建筑矗立在一片绿树成荫的山坡之上,红瓦黄墙,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尖顶、拱窗、石柱……,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它宛如一位优雅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小记者参观中央大厅。
这座建筑的室内装饰也体现了“欧式风格”。进门后是通高两层的中央大厅,米黄色内墙,简洁高雅的木质楼梯直通二楼。大厅左侧是舞厅,右侧是宴会厅,南侧设有花厅,中央还有漂亮的喷水池。
参观花厅。
观看紫铜水晶吊灯。
讲解员老师特别介绍了紫铜水晶吊灯和博兰斯勒钢琴。百年历史的紫铜水晶吊灯有用紫铜打造而成的花枝形灯架,吊灯下方悬挂着数百枚水晶吊坠,整体造型仿佛一朵含苞待放的水晶之花。吊灯顶端是用直径20毫米的钢索穿起来,然后悬挂在屋顶纵横交错的承重大梁上,历经百年吊灯仍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
观看博兰斯勒钢琴。
典雅的博兰斯勒钢琴是至今为止中国保存年代最为久远的博兰斯勒钢琴,据琴身上的编号计算,它诞生于1909年,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虽历经百年沧桑,但琴胆、共鸣板、音钉、琴槌、制音器、踏板及琴壳等构件完好无损。
小记者观看图片展
观看微缩建筑
观看微缩建筑。
在城市之初——建筑艺术图片展上,一幅幅珍贵图片,仿佛将时光拉回到百年前的青岛,展示了当时的港口、铁路、城市建设、历史人物、历史沿革等内容。建筑要素微缩展展示了青岛各个著名建筑的微缩模型,通过观看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的微缩模型,小记者们对建筑中的中式重檐攒尖顶、爱奥尼柱、青年风格派雕花等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观看老式的显微镜。
观看老式的打字机。
经典馆藏文物展陈列着众多见证青岛发展历程的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一百多年前制造的打字机静静地躺在展柜中,略显斑驳的机身和古老的按键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旁边的显微镜曾经帮助人们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探索未知的领域……
通过互动触摸屏了解馆藏物品。
参观配餐室。
小记者观看酒窖。
观看百年前的青岛排水系统。
观看百年前青岛城市的规划情况。
这次参观不仅让小记者领略到了青岛迎宾馆这栋建筑的独特魅力,还更深入了解了青岛的历史和文化。青岛迎宾馆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见证了青岛的发展与变迁,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和灵魂。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盛军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