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云南的鲜花、海口的荔枝、烟台的大樱桃……各地特色产品寄递需求旺盛,叠加“618”促消费活动火热,寄递需求持续攀升。进入6月份,青岛邮政快递业迎来年中业务旺季,快件揽收量和投递量较平日大幅增加。
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快递业务量激增,快递包装垃圾已经成为城市新增垃圾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何推动快递业“向绿而行”,也成为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为确保旺季邮政快递业安全平稳运行,青岛市邮政业安全中心按照上级部门工作部署要求,提前谋划、及早部署、扎实工作,积极推动邮政快递业绿色低碳转型,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面对激增的包裹运输量,青岛市邮政快递行业“向绿而行”的步伐愈发坚定。
快递包装绿色回收循环利用
绿色发展,包裹“瘦”下来快递“绿”起来
“618”即将来临,一个个包裹正在路上飞驰。然而,当下快递物流拼的不仅是速度,更要比“绿色”。连日来,青岛市邮政业安全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全市邮政、快递企业,通过政策宣讲、实地检查等方式引导各企业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督促企业提升作业场地规范化管理水平,及时制定完善旺季服务应急预案,既要“拼时效”更要“拼服务”,规范经营行为,优化服务质量,全力应战“618”寄递服务旺季。
近日,记者在京东青岛分拨中心现场看到,在运输架上的橘红色大包裹较为显眼。青岛市邮政业安全中心技术科负责人丁超说:“京东现在使用的这个可循环中转袋,其特点就是结实耐用、可循环使用,使用成本比之前用的一次性塑料编织袋低很多,而且中转袋上有条形码,可以精确追溯商品,获取物流信息,全程监控运行轨迹,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
京东可循环中转袋
近年来,青岛快递邮政业发展迅速,2023年全市快递业务量(不包含邮政公司包裹业务)累计完成10.22亿件,同比增长26.29%,相当于平均每人收发约99个快递。10.22亿件包裹的背后,是10.22亿个纸箱、10.22亿张面单以及难以计量的胶带、塑料和填充物。如何让快递包装“瘦”下去、快递行业“绿”起来?成为快递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一道“必答题”。
对此,青岛市邮政业安全中心主任逄沛说:“包装变‘绿’,既要轻量化,又要可循环,督导快递企业积极使用经过绿色产品认证的包装产品,减少不可降解塑料包装使用量,又要选择与寄递物品适配的新型简约包装,避免过度包装,为‘无废城市’建设贡献行业力量。”
积极引导“减碳”,上下联动构建绿色供应链
结合邮政快递业绿色发展“9218”工程目标任务,青岛市邮政业安全中心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其中,包装减量化和可循环包装取得明显进步,各主要快递企业投入使用的循环包装数量稳步增长。如,顺丰在全市布局“丰多宝π-Box”,京东持续投入青流箱,中通增加了智能循环袋使用量,申通继续提升环保袋使用率……
现场检查快递可循环包装材料
“π-BOX可重复使用70次以上,全箱采用环保材料,整箱材料96%可回收。”一位顺丰快递的工作人员说。“丰多宝π-Box”有效解决了传统包装和容器成本高、破损多、操作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既减少成本,又降低碳排放。目前,顺丰已经在青岛三市七区全域布局,仓库存量达8900个,一年累计循环使用近28万次。
市邮政业安全中心鼓励寄递企业在收寄环节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和业务流程,对回收后外形完好、质量达标的包装箱、填充材料等包装物进行再利用。
统计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邮政快递业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为98.59%,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数量258.2万个,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数量214万个,设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邮政快递网点数量达到1329个。
多年来,在推进邮政快递业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多家知名快递公司持续以数字化应对减碳难题,推动自身和行业的降本增效,联动上下游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带动全产业链的提质升级。如京东物流全自研的全球首款订单维度碳管理平台已服务雀巢、迪卡侬、安利中国等多家知名企业,在超100万次的计算中,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了超5万千克。据统计,仅在2023年“618”期间,京东物流持续联动上下游企业使用循环包装、原厂直发包装等各类绿色包装超3.2亿次,助力减少一次性垃圾3.8万吨。
快递包装绿色回收
逄沛告诉记者,市邮政业安全中心指导寄递企业在品牌内、同城件、落地配等场景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通过免费提供复用纸箱、寄递优惠等方式,建立健全包装回收复用机制。逄沛说:“我们鼓励寄递企业持续扩大同城邮件快件循环包装使用比例,采用积分奖励等方式引导消费者使用并返还可循环快递包装。”记者了解到,京东、顺丰、申通等多家快递企业还在电商消费旺季推出形式丰富的回收兑换活动,营造“便捷快递人人享有、绿色包装人人有为”良好氛围,积极探索通过数字化平台引导激励公众绿色消费,创新绿色消费的激励模式正推动快递行业绿色化进程不断加速。
“大数据+”,当好“千里眼”和“顺风耳”
针对旺季,市邮政业安全中心持续做好技术支撑,稳定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实时视频等先进技术,当好“千里眼”和“顺风耳”。丁超说:“中心提前制定快递旺季技术保障工作方案,做好网络、应用系统、应用支撑系统、信息安全和监控中心等保障工作。”依托“绿盾”工程应用强化调度管理,通过实时关注安检机、视频设备联网情况,做好动态运维保障,保障系统网络通信畅通、信息安全。
现场督导检查
同时,加强行业运行监测,为研判行业运行态势提供数据支撑。加强旺季期间数据监测、分析和评估,集中分析研判,做好网点异常、流量异常、积压滚存预警,做好末端网点运行、跨境数据、农村业务变化监测,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确保旺季服务稳定畅通。
逄沛说:“随着邮政快递业旺季到来,我们呼吁商家、快递企业和消费者积极参与快递绿色发展行动,引领‘绿色化’、倡导‘减量化’,践行‘可循环’,进一步巩固深化快递包装治理成效,积极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下一步,市邮政业安全中心将继续加大对行业生态环保工作督导检查力度,通过现场查看、查阅协议档案、调取监控、询问员工等方式,重点对邮件快件绿色包装治理、同城快递使用可循环包装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生态环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推动青岛邮政快递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