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胶州市人民法院、胶州市海洋发展服务中心共同设立的胶州湾增殖放流生态修复基地在胶州市东营渔港码头正式揭牌,并举行增殖放流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守护青岛美丽的海岸线。
揭牌仪式现场
针对非法捕捞、污染环境等类型案件,通过设立该基地,责令侵权人或者委托第三方在胶州湾增殖放流的方式开展替代性修复,实现海洋生态环境及其服务功能的等量修复,进一步推动解决生态环境和资源类案件原地修复难题,全面推进“惩戒+修复+宣传+警示”的生态司法保护实践。
增殖放流活动现场
当天,在第三方的见证下,完成放流中国对虾苗种8278万单位、三疣梭子蟹苗种350万单位。随后,胶州法院干警代表和胶州市海洋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就海洋执法过程中的现状及今后如何更好地衔接开展增殖放流工作进行深入交流。
胶州法院党组成员、审委会专职委员汤龙江表示,下一步,胶州法院将构建源头防范、链条治理的生态保护联动机制,积极促成环境损害赔偿、环境诉源治理、恢复性司法实践、多元化生态修复方式等联合磋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打造齐抓共管的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刘瑞东 通讯员 张海洋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