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召开2024年第二期山海观论坛:以产业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研讨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如何以产业振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从而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省和农业强市的重要任务。


2024年第二期山海观论坛现场

6月5日上午,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主办,崂山区委党校、崂山区农业农村局协办的2024年第二期(总第19期)山海观论坛“以产业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主题研讨会在中共崂山区委党校举行。来自中央党校、山东省委党校、华南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以及甘肃省和山东省各区市党校、青岛各区市党校的近100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研讨会,研讨会共收到相关论文和案例90多篇。本期论坛为乡村产业振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为推动青岛农业强市建设和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理论研讨、学术交流和工作推动的平台,并为全市党校系统教师在“三农”方面的理论研究、决策咨询、开发案例等提供参考和支撑。

研讨会开始,青岛市副市长宋明杰在致辞中指出,举办以产业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研讨会,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也是当前做好“三农”工作的迫切需要,必将为青岛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市注入强劲动能。青岛市委党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一级巡视员王涛,崂山区委副书记徐志向分别致辞。


2024年第二期山海观论坛现场

与会的专家从各专业领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思想理论部主任兰文飞从理论上厘清了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并指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路径。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教授、山东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刘岳探讨了如何通过改革激发农村的内生动力、突破行政区划对产业融合的限制进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他指出要通过深化改革,在解决办法和处理思路上克服工作惯性、思维惯性,想新办法、用新机制、蹚新路子,用改革推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专家、国家发改委服务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三产业研究会会长李冠霖教授分享了开平市培育建设“马冈优品”品牌案例,对青岛如何打造乡村振兴行政区品牌提供了建设性的借鉴意义。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编辑部副编审、副研究员赵爱清围绕如何在学术论文写作中进行理论阐释、实现在实践创新中升华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

来自甘肃省、山东省各党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围绕产业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一是农业品牌化发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县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石毅介绍了礼县苹果产业发展经验,通过打造品牌实现不断延伸产业链、通过电商助力实现扩宽销路助增收等方式,使当地苹果产业形成品牌化发展;崂山区委党校江晓丽介绍了崂山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崂山茶,作为农业“优、绿、特、新”的标志产品和生态名片,助推崂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即墨区委党校乡村振兴教研处邵晓燕介绍了即墨区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战略,打造了“采食即墨”区域公用品牌形象的经验。二是绿色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临沂市费县县委党校正高级讲师王友介绍了费县经验,将生态农业发展作为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把培育生态循环新业态作为主攻方向,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三是智慧数字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倪庆东,结合技术经济范式革命条件下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路径,探讨了推进乡村产业革命的着力点,提出提升产品知识含量和产业复杂度、推进生产要素系统配置创新等建议;莱西企业代表凯盛浩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崂山企业代表青岛晓阳工贸有限公司分别介绍了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农产品发展的经验。四是以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农业质量效益整体提升。滨州市阳信县委党校校委委员、科研信息处主任、正高级讲师芦津华围绕阳信县做实做活肉牛产业进行介绍,从“一产做优上水平、二产做强上规模、三产做精上档次”几方面完善肉牛全产业链生产;城阳区委党校的张文君介绍了城阳区山色峪樱桃品牌打造的经验,实现农业与产业交叉融合,促进当地农产品发展、帮助农民增收。

与会专家和学员一致认为,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加强研究,为青岛市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多的咨政建议和研究报告,为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曹鹏 通讯员 左文琦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