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创新“协同会诊”工作法 “抓药开方”助企纾困 青岛市运输中心多举措优化小微客车租赁营商环境

主动走进企业,解答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难题、帮助企业规范备案、协助处理客户投诉……近日,青岛市运输中心创新运用 “协同会诊”工作机制,多措并举、靠前服务,“抓药开方”助企纾困,让政务服务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实现了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的转变。

工作人员走进企业宣讲法律知识

主动攻坚,夯实“小微”行业法治根基

小微型客车租赁企业相对规模较小,部分企业对行业政策文件、法律规范研究不透彻,应用有空档。市运输中心主动出击,对全市小微型客车租赁备案企业开展协同会诊,筛选建立重点攻坚企业清单。结合“民法典宣传月”,到40余家小微型客车租赁企业发放倡议书,开展相关法律法规解读活动,行业从业人员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法治根基更加夯实。

工作人员走进企业宣讲法律知识

靠前服务,推动难点问题实质化解

热线办理是最容易发现企业难点、堵点、痛点的手段。近日,工作人员在热线办理过程中了解到市南区某租赁企业遇到了一个难题,根据规定一辆车只能由三本驾驶证处理违章事项,导致承租人出现违章处理难问题。工作人员积极向交警大队了解相关政策的同时,根据日常在服务企业过程中了解到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向企业负责人反馈,“带着营业执照和租赁合同陪同承租人一起去办理违章,便可消除。”工作人员的这些建议给企业负责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市运输中心以热线办理为切入点,深入了解企业现阶段面临的难题。在走访企业过程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广泛搜集头部企业优秀经验做法,建立小微型客车租赁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信息库,围绕企业当前经营的难点痛点问题,从知识信息库中“抓药开方”助企纾困,切实把企业的“闹心事”变成“暖心事”。

优化营商环境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任重而道远。市运输中心将进一步细化行业服务“颗粒度”,充分发挥“协同会诊”工作机制解难题、优服务、促发展作用,推进小微型客车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通讯员  刘丽  崔宁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