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山东站暨2024全国家电消费季启动仪式在青岛崂山区世纪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商务部、山东省政府主办,来自商务部、山东省商务厅、青岛市政府和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6省(市、自治区)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企业、协会、媒体代表150余人参加仪式。
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山东站暨2024全国家电消费季启动仪式在青岛崂山区世纪广场举行
“真金白银”支持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是拉动消费进一步向好的重要举措,当前,各地纷纷出台政策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青岛也不例外。作为消费大市,青岛始终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 6300 亿元、居北方城市第二位,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向好。
开展以旧换新,青岛不仅有着城市消费活力,超380万辆的汽车保有量与超2300万台电视机、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保有量更为消费品以旧换新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乘着以旧换新的东风,青岛将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线上线下融合等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的有效机制。启动仪式上,山东省商务厅、青岛市商务局分别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政策:山东将整合财政、金融、平台、厂家、商家“五种资源”,精心办好全省200场促消费重点活动。
根据《青岛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青岛统筹资金2亿元,用于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其中,家电以旧换新安排资金1.5亿元,对消费者交售符合条件的旧家电,购买新家电,按购置价格的12%,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补贴1200元;汽车置换更新安排资金0.5亿元,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者,置换燃油乘用车,最高补贴6000元,置换新能源乘用车,最高补贴8000元。
高品质家电推动“焕新潮”
当家电、家居消费从“增量时代”进入到“增量和存量并存时代”,消费品的以旧换新不仅需要政策发力,给出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更重要的是,迭代的新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焕新需求,这对于产品的技术、能耗、排放、功能等多个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本次促销活动的家电展区,记者看到,海尔、海信、澳柯玛、京东、TCL等厂商带来了最新潮的家电产品,导购人员则通过线下展区、线上直播两种渠道,充分撬动以旧换新的消费市场。
导购人员则通过线下展区、线上直播两种渠道,充分撬动以旧换新的消费市场。
海尔带来了精智生活场景体验和家庭局改、微改体验,让市民沉浸式感受智慧、精智家电家居新生活。据了解,聚焦“多快好省”,海尔在家电更新换代上为行业做出表率,政企双补贴最高至20%,单台最高补贴至2000元,是行业唯一均做到最高的企业。
聚焦“多快好省”,海尔在家电更新换代上为行业做出表率,政企双补贴最高至20%,单台最高补贴至2000元,是行业唯一均做到最高的企业。
海信的多款全球首发产品吸引了消费者驻足,98寸和85寸ULED X电视可实现视频通话、AI 摄像头体感交互,自带丰富健身资源和教育资源;欧洲杯定制璀璨套系厨电,洗碗机集合了除菌、杀毒、除味、自动烘干等功能,燃气灶可实现八道菜一键烹饪。
美的推出吸油烟机大吸力挑战、冰箱分类计划、萌宠恶作剧对抗赛等系列打卡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让市民感受以旧换新带来的全新体验;澳柯玛带来家用-40℃深冷速冻立式冷柜,应用0.1℃精确温控保鲜技术,最大限度保存食材营养。据了解,本次活动将持续到5月19日,家电展区、回收企业展区、卖场区、功能区等四大板块总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涵盖了数十余品牌带来的上千款产品。
串联以旧换新全产业链条
家电、汽车同属于耐用消费品,其“以旧换新”并非“一换了之”。耐用消费品的以旧换新更需串联起生产、销售、回收、拆解、利用等全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生产环节,作为全国三大家电制造基地之一,青岛汇集了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国内外知名品牌,2023年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电视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9.6%,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优势得天独厚。
在销售环节,苏宁易购、京东等电商销售平台也在积极推出以旧换新服务,在以旧换新政策落地的过程中解决好“换什么?怎么换?能换多少?”等具体问题,为消费者打通“回收+换新”全链条堵点。
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青岛拥有全国首座再循环互联工厂——海尔家电拆解再循环互联工厂,以及转转集团在青设置的全国最大二手商品智能质检中心,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完备,正积极争创“国家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城市”。
启动仪式上,海尔、海信、苏宁、京东、转转分别发布家电消费以旧换新的相关举措。海信、澳柯玛、创维等家电生产企业与青岛海绿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启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回收拆解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畅通家电更新消费循环体系。
以“2024全国家电消费季”为契机,青岛将充分激发生产企业、平台企业、回收企业、拆解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多方积极性,真正打通“以旧换新”绿色链路,让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热潮从四方奔涌而来。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高奕静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