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法定职责、首要任务和永恒主题。今年以来,青岛市市南区审计局通过开展审计项目后评估、科学研究审计重点、推进智慧审计等措施,提前谋划、排兵布阵,力求查透、查清、查实,把牢审计质量“生命线”,下好财政审计“先手棋”。
下好“经验棋”,开展审计项目后评估
记者了解到,市南区财政审计团队通过审前、审中、审后三个环节,复盘上一年度财政审计工作中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针对审计深度、精度、细度还不够问题,提出财政审计“精准画像”思路,从捋顺“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着手,跟踪资金流向、精准定位问题堵点,力求找到体制机制的“病灶”。同时,剖析以往质量控制的短板,从具体工作上抓规范、抓细节,也从宏观层面抓提升、抓成果,力求解决审得“浅”的问题。
下好“思路棋”,贯彻落实研究型审计
今年以来,市南区财政审计团队迅速组织开展2024年财政审计审前调查,梳理财政系统新出台的规章制度,重温预算法、财政总会计制度,从法规中找寻审计的“尚方宝剑”。专题研究剖析预算草案、执行报告及政府工作报告,厘清财政支持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工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工作、财政收入构成及财政支出流向,确定审计重点。
下好“创新棋”,深入推进智慧审计
为深入推进“双主审”组织模式、开展财政大数据审计打下坚实基础,市南区审计局自主开发“智慧审计工作舱”、编制“智慧看账工具”操作说明、从全局选调“专业+计算机”复合型人才……同时,在获取财政数据、现场调查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后,进一步剖析数据库结构并进行数据清洗,对财政支出流向、落实“过紧日子”要求、部门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等情况开展数据分析,让数据“说”疑点,提升现场审计质效。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刘栩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