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青版财经小记者们满怀期待地参观了青岛紫砂博物馆,这次参观犹如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不仅让小记者们深入了解了紫砂文化的历史魅力,更以紫砂为媒,观看了以茶道、香道、花道、书画、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的众多精品。
小记者合影留念
小记者积极举手参加采访活动
位于青岛信号山脚下的紫砂博物馆现有藏品一千余件,其中紫砂精品八百余件,瓷器一百余件,书画、红木等其他艺术品一百余件。所藏紫砂精品,贯穿明代、清代、当代、现代等多个历史阶段,是研究紫砂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
讲解员老师介绍南茶北引
刚进入博物馆,小记者们就仿佛置身于紫砂的艺术殿堂。琳琅满目的紫砂藏品让人目不暇接,每一件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小记者们惊叹于紫砂泥的神奇,它在工匠们的手中幻化成形态各异的艺术品,或灵动可爱,或庄重典雅。
了解茶叶种植、炒制的过程
了解茶叶的分类
在老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参观了南北饮茶厅、宜兴历史厅、紫砂矿料厅、紫砂历史厅、紫砂精品厅、别样紫砂厅、海外遗珍厅等展厅。
了解茶器的历史
现代的茶器
讲解员老师介绍宜兴的历史
了解紫砂矿料
在南茶北引厅,小记者们了解到中国人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南茶北引厅主要就“南茶北引”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系”进行了详细介绍。在宜兴历史厅,讲解员老师特别介绍了宜兴有七千三百多年的制陶史,还有一千多年的贡茶史。宜兴的紫砂、青瓷、均陶、美彩陶和精陶素有“五朵金花”之美称。在海外遗珍厅,小记者们发现虽然外销欧洲的紫砂壶,在装饰上采用贴花、浮雕、镶金等迎合欧洲审美观念的装饰工艺,风格华丽,但内容仍充满了中国味道。
观看珍品均釉缸
在参观过程中,小记者们还了解到了紫砂文化的独特之处。紫砂陶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性,能够使茶叶的香气充分散发,因此被誉为“泡茶神器”。而且,紫砂陶器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选矿、制泥、成型、装饰等。每一位紫砂艺人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这门精湛的技艺。
紫砂在不同意温度下烧制,颜色也不一样
观看众多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
观看当代大师的作品
天然海蓝宝石入釉
书画、雕刻等多种艺术融入紫砂
众多紫砂名家的传世之作让小记者们赞叹不已,它们以紫砂为媒,把茶道、香道、花道、书画、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艺。这些作品不仅是实用的器具,更是艺术品,小记者们不禁为我国工匠名家的智慧和创造力所折服。
这次参观不仅让小记者们对紫砂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紫砂博物馆的藏品如同一扇窗口,让小记者们领略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激发了小记者们对艺术的热爱,让他们更加珍视紫砂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盛军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