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两年培训6000余人!青岛全面提升六类行业重点企业三类人员工伤预防能力

近日,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市总工会等七部门联合制定《青岛市矿山、冶金、建材、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行业重点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落实方案》。计划用两年时间,对全市矿山、冶金、建材、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六类行业重点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等3类高风险岗位作业人员开展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切实提升“六类行业”重点企业“三类人员”工伤预防意识能力,推动落实行业企业工伤预防主体责任,促进行业企业安全发展。

活动现场

开展“六类行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思想的重要体现,更是扎实推进《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重要举措。培训工程紧紧围绕工伤预防知识与行业安全生产技能,全覆盖高质量培训全市“六类行业”重点企业“三类人员”,推动落实行业企业工伤预防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职工和企业工伤预防能力和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基础保障水平。

本次“六类行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是青岛市首次七部门联合开展工伤预防培训,培训人数、培训规模、培训方式前所未有。根据《培训方案》,培训工程将在2025年底实现“六类行业”相关人员培训全覆盖,持续提升重点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保障水平和企业职工工伤预防意识能力,从源头上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探索行业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常态化机制。

活动现场

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为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秩序,有效缓解“工学矛盾”,培训将采取线上学习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学习为参训人员提供自主选学课程菜单,明确完成时限要求;线下培训通过现场教学、实践操作和互动研讨等方式开展,以行业专业性、岗位特殊性分别制定培训内容。同时,根据企业类型和人员类别分类设置班次,严禁不同培训对象“大合堂”。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联合行业综合监管、主管部门深入企业、工地、街道、社区,加快推进从“伤后保障”到“提前预防”转变,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全员工伤预防意识,促进重点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和谐发展助力。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