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长衫马褂、戴着瓜皮帽的迎宾老爷爷,穿梭于桌台间的古装堂倌,餐厅随处可见的楹联灯幌,充溢着中华传统民俗风情。3月2日,青版财经小记者来到南京大牌档新都心凯德店的大牌学堂,学习传统文化,制作特色美食。
小记者们合影留念
小记者积极举手采访李老师
据悉,南京大牌档始创于1994年,是展示金陵菜系和民俗文化的中式餐饮连锁品牌。在秉承原新街口南京大排档之浓郁民俗风格基础之上,又有创新和升华,数百种民厨小食,田园时蔬,家常烹煮,口味地道。南京大牌档大牌学堂于2016年创立开课,是专门教授中华传统小吃和传统礼仪文化的公益课堂,有南京大牌档的地方就有大牌学堂。
店面内的江南小阁、青砖、木栏、雕梁画栋的屏风,木质方桌、方凳等传统元素,营造出古朴、气韵古雅,的整体空间环境。一步一景,方寸之间体现了典型的江南园林文化。
小记者学习楹联文化
李老师向小记者们介绍牌匾文化
榫卯结构的古代建筑
大牌档的李经理向小记者们介绍了牌匾文化、灯笼文化、楹联文化等。店内的灯笼上写着“南京大牌档,留住老味道”的字样。李经理告诉小记者: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国的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因“灯”与“丁”语音相同,意味著人丁兴旺,家家户户的门庭或院落悬挂上一盏大灯笼,祈祷安居乐业吉祥如意。2008年,秦淮灯彩就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介绍“亭台楼阁”
李经理还向小记者们介绍亭台楼阁的区别。亭是园林中重要的景点建筑,多建于路旁或水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用。台,高出地面而建的平面建筑物,是一种露天的、表面比较平整的、开放性的建筑。楼是古建筑中两层以上的房屋,亦称重屋。楼在战国时就已出现,汉代城楼已高达3层。阁四面皆有窗,且也设有门,四周还都设有挑出的平座,供人环阁漫步、观景。
介绍戏台
介绍苏州评弹
介绍南方的特色文化
通过幻灯片,李老师小记者们特别介绍了金陵菜。金陵菜是指以南京(别称金陵)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菜系,是苏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又称京苏菜、京苏大菜、南京菜。南京大牌档秉持“留住老味道,味浓情更浓”的品牌理念,以讲求原汁原味、精工细作的金陵菜为本,再结合淮扬特色,南京大牌档品牌成立近三十年,打造了以“金陵十二钗”和“秦淮八艳”为首的二十道经典招牌菜。
胡老师介绍制作桂花拉糕的和面方法
小记者制作桂花拉糕
小记者制作桂花拉糕
小记者制作桂花拉糕
胡老师详细地展示了制作桂花拉糕的步骤,并为大家准备好了糯米粉、糖桂花等原料。先把糯米粉放在有黄油和水等原料的面盆里搅拌搅拌均匀。最后将面团倒入模具中。许多家长在孩子的制作过程中进行了拍照和录像,记录制作过程,以加深对制作的理解和记忆。
小记者展示自己制作好的桂花糕
当拉糕蒸熟后,小记者们小心翼翼地将它从模具中取出,淋上香甜的糖桂花,一股浓郁的桂花香味顿时弥漫出来。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尝了一口自己亲手制作的桂花拉糕,香甜软糯的口感让小记者和家长们陶醉其中。
小记者们积极举手采访李老师
最后小记者们还采访了李老师,并领到了社会实践证书。这次活动不仅让小记者们学习到了许多传统文化知识,还了解到传统美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并感受到了烹饪的乐趣。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盛军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