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始终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让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欢乐祥和过节,青岛市围绕困难群众急难愁盼,提前筹划部署,市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区市、各部门积极行动、凝聚社会力量、广泛筹措物资,统筹做好春节期间困难群众生活保障。
惠泽民生:动态提高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青岛市及时发放低保、特困救助金。落实低保、特困、临时等救助政策,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自2024年1月1日起,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115元;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即墨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115元,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60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低保标准的1.5倍同步提高。2024年1月的城乡低保、特困资金1亿元,已全部发放到位,有效保障困难群众春节期间的基本生活。
青岛市及时发放困难群众专项补助资金。各级民政部门、财政部门加强工作对接,及时、足额发放各类补助资金。为全市6.7万户城乡低保、特困家庭发放取暖补助3556万元,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为9万余名低保、特困人员发放春节生活补助1221万元,改善困难群众节日生活。
青岛市及时开展困难需求摸底排查。迅速组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发动网格员、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力量,深入了解困难群众生活需求,切实摸清困难村和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情况,合理制定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方案。持续做好“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强化线上线下相衔接,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救助保障范围。
情暖民心:凝聚救助合力、开展走访慰问
青岛市发挥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机制作用,市、区(市)两级组织、民政、教育、总工会、团委、残联、慈善总会等部门(单位)统筹各类资源,筹措资金、物资共计6000余万元,广泛开展“春节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着力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各级组织部门筹集1000余万元,走访慰问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因公去世党员、干部家庭等,为他们送去生活补贴。各级民政部门筹措2000余万元,深入部分困难村、特困供养机构,走访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等部分困难群众,送上慰问物资和新年祝福,链接市慈善总会、招商银行青岛分行等公益慈善力量捐资捐物,联合开展送温暖活动。各级总工会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做好困难职工生活物资保障和关爱服务工作,组织开展“情系职工·冬送温暖”十大行动,推出线上“五大关爱活动”,线下“五大暖心行动”。各级慈善总会共支出善款1000余万元,开展“春节情暖万家”走访慰问活动,惠及困难劳模、困难退役家庭、特困家庭等困难群体。
各级、各部门加强工作协同、畅通救助渠道、落实保障举措,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积极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真正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温暖。
相关链接:
青岛市民政局链接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
爱心是一缕阳光,融化冬日的雨雪;爱心是一股暖流,温暖群众的心怀。春节期间,青岛市民政局多措并举、统筹开展困难群众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积极链接慈善等多方社会力量为困难群众送来“面对面、心贴心”的温暖,联动市慈善总会、青岛市广播电台先后赴城阳区、崂山区等区(市)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送去慰问金和社会爱心企业捐赠的肉食、牛奶、茶叶、大米等慰问物资,与困难群众亲切交谈、倾听心声,了解需求,鼓励他们保持乐观向上心态,坚定战胜困难信心,党和政府以及社会永远是纾困解难的坚强后盾,切实把温暖和爱心传递到困难群众心坎上。
城阳区低保家庭丁女士(化名)是残疾家庭,想选择一家康复机构却又被高昂的费用“劝退”。在得知“护星计划”项目时激动不已,每月仅需支付极少部分费用就可以得到专业康复训练,点燃了家庭的希望。城阳区倡导设立关爱困难家庭的“护星计划”项目,从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出发,引导慈善力量帮扶困难家庭,通过充分整合政府、慈善组织、专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旨在为困难家庭中的孩子们开辟一条接受康复训练的“绿色通道”,是小桔灯“物质+服务”多维救助的新探索,也是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创新举措。
崂山区低保家庭王先生(化名)视力一级残疾,妻子打零工,儿子上小学,“一人失能,全家困境”。崂山区始终把解决好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社会救助帮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走访调研,摸清困难群众实际需求,建立“一户一策”靶向救助机制,为像王先生这样的困难家庭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为不能自理人员提供纸尿裤保障,为低保家庭在校子女提供餐费补助。崂山区持续打造困难群众“益同行”“物质+服务”的多维救助模式,引导链接慈善组织、社会力量开展困难群众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救助服务,帮助困难家庭走出困境、树立信心、共同富裕,有效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下一步,青岛市民政局将继续坚决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不断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相衔接,搭建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平台,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慈善救急难行动,不断满足困难群众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提升社会救助服务的“温度”。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臧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