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不是我的问题,孙某不分青红皂白堵在我家找我要钱!”某小区物业公司办公室内,赵某对胶州市人民法院胶东法庭的法官说。
2023年5月,正在上班的赵某接到某小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电话称,其家中漏水殃及楼下邻居,请赶紧回家处理。赵某立即赶回家中却未发现漏水,但楼下邻居孙某家中一直在漏水。接下来几天,怒气冲冲的孙某多次堵在赵某家门口,要求解决漏水问题并赔偿损失。无奈之下,赵某自费请来检测人员,经检测,孙某家中漏水是赵某的对门住户王某造成的。王某经过一番维修后,孙某家中终于不漏水了。“凭什么我挨骂又自掏腰包”,越想越生气的赵某遂一纸诉状将孙某和物业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其检测费、误工费等,并称要继续起诉孙某对侵犯其名誉权进行赔偿,同时向物业表示拒交物业费。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认真梳理案情,考虑到案件虽不复杂,但双方当事人是多年邻居,以后还要长期相处,直接判决不是“最优解”,最终决定采取调解方式处理案件。法官先与物业公司沟通,强调物业公司在协调处理邻里矛盾中应发挥的主导作用,又通过物业公司联系到王某,从事情起因、受益、风险分担等角度分析,得到王某的理解。最后,法官利用午休时间将赵某、孙某及王某约到了物业公司办公室,现场进行调解。经过耐心沟通,孙某承认自己错怪了赵某,不应该没弄清楚事实就责怪赵某,物业公司表示自身工作存在不足。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沟通,四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均表示远亲不如近邻,同意平均分摊检测费用并当场支付给赵某。赵某也主动撤回起诉并立即补交了物业费,各方握手言和。
办好小案件,服务大民生。下一步,胶州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好人民法庭前端治理作用,运用好“马锡五审判方式”,田间地头皆法庭,坚持能动司法,杜绝机械办案,用心用情办理好每一件“小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刘瑞东 通讯员 郭倩
责任编辑:臧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