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非遗物质进校园 文化传承润心田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血脉、文化根源,更是滋养少年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给养。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非遗知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12月29日,青岛福林小学联合青版教育,邀请青岛市民俗学会隆重开展“‘非遗进校园 文化有传承’青岛福林小学第三届民俗节”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与中小学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感受文化魅力,提升人格修养。

非遗是一个民族传承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深植于地域文化土壤中的文化根脉,历经百年乃至千年的传承,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不断契合、和谐相处,智慧地实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沃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与中小学教育有机融合,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感受文化魅力的重要途径。

众多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校园

活动当天,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校园,不同年级的学生们学习了拓年画、捏面人、结艺、拓年画、画泥老虎、剪纸等项目。

傅国防老师教授一年级学生拓年画

程宣瑞老师教授一年级学生拓年画

一年级的学生展示自己拓印的年画

一年级的学生们在傅国防、程宣瑞两位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拓年画。孩子们好奇地睁大了眼睛,在老师的指导下也亲手体验了一把。在拓印木板上刷上染料之后,一张画纸轻轻铺在上面,均匀抚压,揭下来之后,一张漂亮的年画便制作完成,学生们看着自己亲自拓印的年画,笑得合不拢嘴了。

董秀珍老师向二年级学生们介绍捏面人的要点

李惠琴老师向介绍捏面人的要点

二年级的学生们展示漂亮的面人

面塑达人董秀珍、李惠琴向二年级的学生们介绍了正向孩子们传授面塑制作要点,孩子们认真聆听,揉、搓、挤、压、团、挑、按、拨……在工具的配合下,一个可爱的小熊作品便诞生了。

姜雨琪、 孙紫轩两位老师向三年级的学生教授了泥老虎的绘制

三年级的学生绘制出一只属于自己的泥老虎

泥老虎是山东高密的一种民间泥塑。起源于明代万历初年,是形、色、声、动俱佳的民间工艺品。泥老虎腰部是断开后用牛皮连接的,拿着头和尾挤压后,泥老虎会发出响声,因此也叫泥叫虎。泥老虎的色彩装饰主要集中在面部和前腿,泥老虎所用色彩可以大胆、艳丽。姜雨琪、孙紫轩两位老师向三年级的同学介绍了泥老虎的历史和绘画方法,学生们借助手中的画笔和颜料,展开想象,自由绘制出一只属于自己的泥老虎。

孙丝雨老师教授四年级的学生制作中国结

四年级的学生在制作中国结

四年级的学生们制作中国结

“中国结艺并不单是打结、绕线这么简单,结艺还代表了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结艺的名字也都是与美好寓意相结合。比如‘盘长结’,意味着长长久久、缠绵不断;比如‘赋翼结’,意味着福气多多;再比如‘如意结’,意味着万事如意……”孙丝雨老师不仅向四年级的学生们教授了中国结艺的手法,还特别介绍了中国传统绳结文化的历史、内涵、分类等。

王磊老师教授五年级的学生们制作布艺葫芦挂件

五年级的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挂件

优秀的非遗传统文化可以传承、拓展。在五年级的布艺课程上,王磊老师从染、织、裁、缝等手工工艺讲起,让学生们了解布艺的制作流程,从而感受手工劳动的艺术创造力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后每位学生还学习制作了一个布艺葫芦挂件。

王爱丽老师教授六年级学生学习传统民间剪纸

李惠琴教授六年级学生剪纸技艺

秦岩老师在教授剪纸技艺

在六年级的非遗课堂上,李惠琴、王爱丽、秦岩几位两位老师从传统民间剪纸入手,讲授剪纸的由来,剪纸的寓意,剪纸的图样语言,剪纸的技法等,让学生们多维度了解剪纸艺术的不同形式,多角度为学生们渗透剪纸文化。同学们手持一把剪刀、一张纸,手舞纷飞,不一会儿,手中就跃然出现了繁复精致的花朵图样。

青岛市民俗学会会长田青来向学生们介绍非遗老师们的作品

青岛福林小学将非遗文化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学生们在感受非遗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匠人精神的同时,也激发了对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热情,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一粒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种子,让学生们都成为非遗文化的传习者和传播者。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王月 盛军

责任编辑:李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