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以党建引领“三个提高” 凝聚典型选树合力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选树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是加强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青岛市文明办在坚持党建引领中深化“三个提高”,放大道德典型选树格局。

一是机制创新、提高持久力。多年来,青岛不断完善“选管育用”机制,专门成立典型推树工作小组,高规格部署、全方位统筹,通过层层推举、部门推荐、媒体发现等路径,做大“蓄水池”,架高“扬水站”,瞄准“专精特新”,储育“国字号”“省字号”典型,形成文明市民、山东好人、中国好人和“感动青岛”道德模范、全省全国道德模范的双链条、梯次化选树体系,确保典型选得准、立得住、传得开。多年来累计评选出“感动青岛”道德模范223名、文明市民1370名。其中,4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42人当选全省道德模范,108人荣登“中国好人榜”,616人当选“山东好人”。

二是示范带动、提高影响力。扎实开展“感动青岛”道德模范评选表彰20年,持续完善“德耀青岛”道德建设品牌,形成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应。全国道德模范张连钢带领团队完成港口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获授权专利40余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于义睦成立“义睦服务工作室”,吸引130多名驾驶员,常年开展文明交通、关爱空巢老人等公益活动;“中国好人”、山东省“道德模范”刘洪海成立公益救援队,汇聚100多名持证“第一响应人”,持续开展志愿服务。通过建立全方位宣传机制,统筹线上线下、内宣外宣,综合运用专题专访、公益广告等载体形式,广泛传播有形正能量、鲜活价值观。依托常态化学习机制,组织报告会、事迹展、基层巡讲,引导全社会学赶先进、见贤思齐。

三是礼遇帮扶、提高亲和力。运用多种举措关心礼遇道德模范,政策上给优待,社会上给地位,生活上给保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树立德者有德、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凝聚德者受尊、礼贤敬德的社会共识。建立道德模范体检、订报、参加重要节庆活动制度,召开道德模范座谈会,每年举办“感动青岛”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在主题教育观演节目设立专席,推动“礼赞模范”常态化。制定出台“感动青岛”道德模范管理办法、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办法,通过专项资金、社会捐助、慈善救助、志愿服务等方式解决模范实际困难,送去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怀。(青岛市文明办 高连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