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最近天冷了,我们来看看你,给你送点棉衣、棉被和御寒物资,有啥困难及时跟我们说,天冷路滑,外出一定要注意。”民政工作人员几句简单贴心的话语,让老人心里暖洋洋的。寒冬时节,气温骤降,为确保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青岛市民政局主动作为、提前谋划,部署落实好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工作,让困难群众暖身更暖心。
走访排查
提前周密部署,发放补助。为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市民政局提前安排、精心部署困难群众冬季取暖补助发放工作。按照城市每户不低于600元、农村每户不低于400元的标准,及时为困难群众发放取暖补助。截至目前,已为全市6.6万户低保、特困家庭发放取暖补助3508万元。
深入走访排查,精准摸底。市民政局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民政领域寒潮天气安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聚焦重点人群、重点环节,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低保等困难群众开展排查,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发现早、介入快、救助及时。组织各区(市)发挥“铁脚板”式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作用,精准掌握困难群众的御寒情况,落实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加大照料护理人员排查、探访力度,确保不因严寒导致服务降低标准,确保特困人员温暖安全过冬。对未采取集中供暖的低保和分散特困人员入户摸排,普及消防安全、燃气安全常识,详细了解其过冬面临的现实困难和需求。截至目前,青岛市共走访摸排困难群众2.7万户。
多元帮扶
畅通救助渠道,分类施救。加强各级社会救助热线值守,畅通困难群众求助渠道,落实主动告知机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把工作做细做到位,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做到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市救助服务中心持续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启动 “寒冬送暖”小程序,聚焦困难群众,创新救助机制,多举措全力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生命安全,确保他们安全温暖过冬。
分类施救
引导社会力量,多元帮扶。城阳区启动“小桔灯”困难家庭中小学生关爱陪伴项目,在寒冷冬日将棉被和宣传图书及学习用品递送至困难家庭孩子手中,建立“一对一”帮扶档案,帮助孩子们坚定生活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即墨区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社工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抗寒潮送温暖”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活动,动员社会力量为困难群众送去米、面、油、棉被、棉衣等价值40余万元的御寒保暖、生活物资,社工和志愿者们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和重度残疾人等提供了修缮门窗、加装保温膜、煤烟安全检测、心理慰藉等服务。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