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青岛啤酒、海尔智家、青岛港分别列青岛上市公司一周热度榜前三名。青岛67家境内上市公司,近两成实现股价上涨。涨幅靠前的是丰光精密、泰德股份、城市传媒,股价分别上涨22.33%、16.99%、15.44%。此外,鼎信通讯预中标4亿国网订单,预计中标金额约占2022年度营业总收入的13.18%。
近两成股价上涨 丰光精密涨幅领先
本周,A股市场继续震荡走低,北向资金净流出57.87亿。其中,上证指数下跌2.05%,深证成指下跌1.71%,创业板指下跌1.77%,科创50指数微涨0.08%。多模态AI、光模块、CPO概念股表现活跃,申万31个一级行业,仅有传媒、通讯、农林牧渔等3个板块上涨,分别上涨1.80%、0.82%、0.18%。跌幅前3名的板块是建筑材料、国防军工、轻工制造,分别下跌4.34%、3.80%、3.79%。对于近日市场走势,国盛证券表示,沪指持续调整,低位出现连续两日缩量十字星,市场抛压逐步减缓,市场信心将逐步恢复。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预计,2024年A股有望呈现小牛市,短期将进入熊牛转换期。重点关注产业周期和困境反转方向,例如智能驾驶、AI、数据、医药、农林牧渔领域。
青岛67家境内上市公司,近两成实现股价上涨。涨幅靠前的是丰光精密、泰德股份、城市传媒,股价分别上涨22.33%、16.99%、15.44%。跌幅较大的是高测股份、三柏硕、百洋医药,股价分别下跌10.98%、10.44%、8.89%。周四交易日,丰光精密登龙虎榜,机构席位买入2416.27万元。在接受机构调研时,丰光精密指出,研发、生产和销售精密机械加工件和压铸件等金属零部件以及提供金属零部件加工劳务是主营业务,在半导体领域主要应用产品包括电机轴、机器人部品、导轨滑块、伺服电机轴、真空泵主轴等产品,真空泵主轴产品为世界领先的半导体真空产品及控制系统制造商埃地沃兹供货。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1.54亿元,同比下降18.97%;归母净利润1619.32万元,同比下降41.18%。对于业绩下滑,丰光精密表示受全球经济下行导致的市场需求减弱,客户订单减少所致,目前公司各项业务正常运转。周内,城市传媒释放利好消息,股价表现突出。城市传媒和科大讯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AI出版传播创新研究院”,在优化出版发行模式、创新文化传播形式、共建阅读服务新场景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以科技服务内容产业,共同推进出版发行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信建投近日指出,展望2024年人工智能行业,AI在垂直领域的落地和应用将是2024年的主线,看好AI在教育、自动驾驶、端侧设备、工业场景的落地。
据同花顺数据,截至12月8日收盘,青岛境内6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为7538亿元,较上周7706亿元减少168亿元。总市值前10名分别为海尔智家、青岛啤酒、青岛港、赛轮轮胎、海信视像、森麒麟、特锐德、百洋医药、青岛银行、青农商行。市值增幅最大的是森麒麟、青岛港、城市传媒,分别增加13.69亿元、9.09亿元、8.32亿元。市值降幅最大的是海尔智家、青岛啤酒、百洋医药,分别减少61.35亿元、33.29亿元、22.05亿元。67家上市青企的周交易额为310亿元,较上周303亿元增加7亿元。周成交额前三名的是三柏硕、国新健康、海尔智家,成交额分别为39.11亿元、23.78亿元、21.64亿元。周换手率前3名的是三柏硕、三祥科技、青岛食品,换手率分别为258.70%、111.61%、61.39%。主力资金流入较多的是海尔智家、酷特智能、惠城环保,分别净流入2259万元、1743万元、1721万元。主力资金流出较多的是高测股份、三柏硕、青农商行,分别净流出8672万元、6960万元、4097万元。雷神科技、青岛港连续5个交易日跑赢大盘,近期上涨态势良好。
鼎信通讯预中标超4亿国网订单
12月8日鼎信通讯发布公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7日在其电子商务平台公告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3年第八十九批采购(营销项目第二次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鼎信通讯为此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预计中标总金额约为4.11亿元。鼎信通讯表示,本次预计中标金额约占公司2022年度营业总收入的13.18%,中标后,其合同的履行将对公司未来经营工作和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企查查显示,鼎信通讯创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青岛市南区软件园,在高新区自建36万平方米的高科技产业园。2016年10月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是青岛第一家在上海主板上市的民营技术企业。鼎信通讯长期致力于智能电网多个专业领域的产品开发和业务推广,致力于成为配用电领域的引领者。目前拥有上海芯片、西安算法、青岛研发三大基地。
另一家来自高新区的上市青企高测股份近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光伏行业各环节出现开工不足及价格低迷情况,短期内各环节均面临盈利下滑的风险,行业可能迎来一轮产能出清的竞争。预计本轮竞争之后将带来光伏度电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也将进一步刺激下游装机需求,同时光伏行业的竞争格局可能进入相对稳定的新阶段,整体上有利于光伏行业更健康发展。
据高测股份2023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11亿元,同比上升92.24%;归母净利润11.73亿元,同比上升173.9%。日前,高测股份表示,受益于光伏行业高景气度及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公司光伏设备订单大幅增加,前三季度业绩实现高增。
进入四季度,近年来景气度较高的光伏行业进入去库存周期,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产业链价格下行、开工率下滑、库存量积压是不少光伏企业目前的处境。业内人士认为:“现在的去库存周期,对于一线和头部企业来说压力没有那么大,但二线企业的开工率明显下滑,压力倍增”。近期,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中国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一定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风险,但总体属于行业发展正常范围。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强光伏行业规范管理,引导产业合理规划布局,稳步推进产业技术迭代和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中原证券研报指出,预计2024年光伏行业需求增速有所放缓,行业进入洗牌阶段。市场层面的产能出清将会是一个过程,仍需等待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再次向上的时机。光伏行业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下行空间不大。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林慈恩 赵震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