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紧密结合青岛市“三农”工作实际,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锚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目标,汇聚多方力量,共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再上新台阶。
完善组织保障 夯实统战工作基础
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将统战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职责,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对全局统战工作负总责,班子成员按照分管职责,对分管部门统战工作进行指导,切实将统战工作贯穿局工作全过程。
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局党组定期召开统战工作专题研讨会,将统战理论知识学习纳入党组理论中心组和全局“每月一讲”集体学习(活动),利用党建数字屏等场景,将党的统战理论、经典历史、典型做法等上屏展播,润知润行,增强局机关干部统战意识,夯实统战工作基础。
强化对口联系工作。制定2023年对口联系工作计划,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的沟通交流。协助民革青岛市委员会、民盟青岛市委员会、民建青岛市委员会、民进青岛市委员会、农工党青岛市委员会、致公党青岛市委员会、九三学社青岛市委员会、青岛市工商联等,围绕发展智慧农业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机关开放日期间,邀请部分代表到青岛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青岛市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进行实地观摩,让各民主党派进一步了解青岛农业农村领域取得的工作成效、支持现代化农业发展。
聚焦多元亮点 发挥统战力量
拓宽执法监督新渠道。研究制定《特邀农业行政执法监督员管理暂行办法》,选聘首批20名特邀农业行政执法监督员,包括中共党员11人、民主党派5人、无党派1人,群众3人。举办“监督我来说”活动,邀请监督员走进现场,从各自角度出发,提出宝贵建议,当好青岛“三农”工作的“监督员”“献策员”“宣传员”,拓宽执法监督新渠道。
拓展惠农富农新路径。联合农工党青岛市委员会,以智慧农业为技术支撑,通过搭建公益平台,建立实训学院,培育农产品品牌,组织农产品直供社区,探寻最优农产品供需关系等措施,推进实施“智慧富农”项目,带领农民走出一条致富增收新路子,让更多志愿者、更多贫困群众、更多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入到科技惠农兴农行动中来。
开拓强农兴农新方法。突出统战工作聚能聚势作用,让统战工作为提升业务质效、服务产业发展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和资源。农产品检测方面,扩大公益检测助农服务“朋友圈”,统筹好驻青院所、优质第三方检测机构、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等,累计推动60余个产品戴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国特质农品等“国字号”帽子,不断提升青岛农产品品牌含金量。检疫免疫方面,与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博宇牧业有限公司、省动物卫生技术中心、省派青岛市李沧区“四进”工作队等开展党建联创共建活动,总结培育一批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获得农业农村部、省、市相关领导肯定批示。科普兴农方面,与九三学社联合建立“同心九三行科普教育基地”,共同开发优质农业科普内容,联手打造高水平农业科技科普教育基地,扎实推进农业科普工作取得新进步,助力全市农业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
实施“同心”工程 助推乡村振兴
同心谋划新兴产业。邀请统一战线领域的农业专家学者,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全国率先创设“拨改投”种子金,在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四大板块均培育出种业单项冠军;抢抓产业发展新风口,实施预制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重点推进“2+7+N”预制菜产业集聚发展,全力打造预制菜产业发展高地。
同心创建美丽乡村。广泛凝聚统一战线力量,深入推进“千万工程”,建设“美丽青岛”。通过实地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动员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积极主动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现141个省级、60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省市级美丽村居、21.96万户美丽庭院“三美”共融、美美与共。
同心聚焦富裕富足。积极发动三农领域的党外人士,特别是各村的新乡贤,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治理上发挥“头雁”作用。召开全市乡村人才工作观摩交流会,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施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增收行动和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助力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通讯员 曾虎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