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市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2129家 全国示范型站点1983家

记者近日从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5年来,青岛市坚持从政治高度和战略全局把握推动退役军人工作,按照“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和“全覆盖”要求,高质量建设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2129家,全国示范型站点1983家。以“五室”工作法为牵引,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在“最后一公里”高质量落实,组织体系、工作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让退役军人“说话有人听、遇事有人问、困难有人帮”。

坚持政治引领 持续深化体系建设

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认真贯彻“全覆盖”“五有”重要指示要求,把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以示范型创建、星级评定带动全域建设,全市建设示范型服务中心(站)1983个,评定星级服务站45个,评选“精品型”典型10个、“标杆型”典型100个,打造西海岸新区滨海街道等24个(国家级1个、省级8个、市级15个)红色服务站,45个特色服务站和314个老兵调解室、心理咨询室、法律咨询室,以点带面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专业规范”的服务保障格局。

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

为配齐建强服务保障队伍,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核定事业编制1000余名,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3400余人。同时,各区(市)通过社会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充实基层力量,提供稳定的人力支撑。

“全市建立区(市)中心‘月调度、季例会、年总结’督导落实机制,实施全市服务机构人员岗位备案管理。”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锦告诉记者,通过梳理服务事项清单,开展地理位置采集,实时动态管理,形成集中统一、职责清晰、规范有序的运行体系。

全市开展“互学互比互评”实地观摩暨“擂台比武”活动,对基层服务站点建设情况观摩互学、评比打分,组织区(市)中心主任述职,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全市累计选树3人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主任(站长)”,7人被评为“全省百名雷锋式服务标兵”,7人被评为“全省百名优秀服务标兵”,1个单位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1个单位获评“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7个单位获评“全省优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

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服务提质增效

青岛市依托区(市)服务中心、镇(街道)服务站现有资源条件,有效融合运用公共服务资源,不搞重复硬件建设,突出“一站多用”软实力,打造以“思想政治工作室”“就业创业工作室”“法律援助工作室”“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室”“双拥工作室”为五大板块的“五室”工作法,坚持以退役军人满意为根本目标,聚焦“服务”主业,把高质量服务与实现身份认同、促进作用发挥、彰显价值尊崇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广大退役军人就近在基层一线服务站实现思想上有教育、事业上有发展、生活上有保障、社会上有地位、心灵上有归属,获得感成色更足。

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

“我们对全市10个区(市)服务中心、137个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围绕‘五室’工作法开展专题培训,组织擂台赛、‘互学互比互评’观摩交流等活动,供区(市)间找差距、理思路、明方向,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副主任纪文忠介绍说,青岛市印发《关于开展基层服务站驻站指导工作的通知》,对10个区(市)服务中心、137个镇(街道)服务站开展驻站服务指导工作,检查全国示范型服务站“回头看”整改情况、指导推进“五室”工作法,提出意见建议。通过组织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站 走进退役军人”活动,通过赴110家退役军人服务站、走访160名服务对象家庭,做到情况一线掌握、问题一线解决、工作一线推动。

据了解,经过三轮征求意见,青岛市修订完善《青岛市区(市)、镇(街道)“五室”工作法验收标准》,组织由区(市)服务中心主任、市军服中心工作人员组成交叉互评验收小组,通过现场查看形式,参照“五室”工作法验收标准对区(市)服务中心、镇(街道)服务站“五室”工作法推进情况进行评价验收,最终实现更好满足服务对象需求、更好整合基础服务功能、更好发挥基层站点作用。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通讯员 李锦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