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山东省人才年金试点启动仪式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青岛首批5家企业提交了人才年金方案备案申请并在现场获批通过,这标志着全省首批人才年金在青岛落地实施。
启动仪式
六类人才可享人才年金
9月28日,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国资委和山东省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企业年金的指导意见》,并公布了《山东省人才年金试行办法》,拟选择部分市(设区的市)先试行1年。
启动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山东省人社厅有关处室负责人解读了《关于加快发展企业年金的指导意见》《山东省人才年金试行办法》。
在加快发展企业年金方面,山东省将推动国有企业建立覆盖全员的企业年金;鼓励非国有企业以多种方式建立企业年金,允许先按全员人数一定比例建立企业年金,逐步实现覆盖全员;支持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其他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建立年金,允许机关事业单位按程序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促进各类园区内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可通过集体协商、自主加入的方式,建立涵盖园区内企业和员工的企业年金。
政策解读
为健全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促进人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提高用人单位核心竞争力,山东省建立了人才年金试行办法,规定对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用人单位,暂不具备全员建立企业年金条件的,可在企业年金制度平台下,优先为符合单位发展需求的人才建立人才年金。
参加人才年金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二)具有可对应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证书人员;(三)具有技师以上技能类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员;(四)在省级二类以上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以上人员;(五)市级(指设区的市)以上政府批准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或市级以上党委、政府职能部门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六)获得市级以上各类人才、科技类奖项(称号、工程)的个人。建立人才年金的单位,有经济负担能力的,鼓励在5年内逐步建立覆盖全员的企业年金。
根据《2022年度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2年末,山东省有7433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159.5万人,企业年金投资运营规模达1277.6亿元。
青岛2831家企业建立了年金
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学俊介绍了青岛发展企业(人才)年金的有关情况。
介绍青岛企业年金情况
多年来,青岛市聚焦政企协同、多维宣传、提升效能,推动企业年金发展。根据人社部发布数据,截至2023年6月,青岛市有2831家企业建立了年金,惠及职工15.56万人,基金总规模82.86亿元,分别比3年前企业年金联盟成立时,增加了805家、4万人和40.3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9.7%、34.66%和94.87%。
在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倡导下,由驻青企业年金法人受托人单位发起的青岛市企业年金发展联盟于2020年8月份成立。联盟成立以来,各成员单位围绕推进企业年金市场化发展,开展了企业年金政策法规、数据信息、专业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培训、研讨交流、经验分享等活动,着力提升青岛市企业年金行业的整体水平。为了扩大知晓面,联盟举办了首届企业年金发展论坛,针对具有企业年金意愿的高新技术企业、高附加值企业,深入到企业,到生产一线,向企业家和职工宣讲年金优势,真正实现年金政策看得懂、算得清。同时,聚焦打造公平公正、互助互补、良性竞争、协同发展的行业发展平台,规范年金市场秩序,营造良性竞争环境,推动青岛市企业年金市场健康发展,让企业年金成为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第二份养老金”。
在市国资委支持下,青岛市市级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带头率先行动,建立了覆盖全员的企业年金,让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为全市建立企业年金树立了典范。
此外,青岛市大力优化年金发展政务环境。近三年来,全市年金方案首次审核通过率均超过96%。青岛市主动压减办事时限,公开承诺“即时受理,3日批复”“3日无批复,方案自行生效”,近年来,全市企业年金3日内备案批复率均为100%。市人社局定期向年金受托人调度年金基金运行情况,开展基金数据比对,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函提醒,保障基金安全稳定运行。
人才年金旨在先留核心人才
启动仪式上,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成为首批人才年金办法试点城市。
试点启动
那么,青岛已经建立了企业年金,为何还要再建人才年金?
“目前,青岛市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数量比较少,主要是企业年金的全员覆盖带来了相对较高的人力资源成本,特别是上千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成本压力较大。所以建立年金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国企,民企较少。”青岛市人社局养老保险处处长张守海介绍说,在前期调研中,青岛部分企业反映能否先为核心人才建立年金,逐步实现全覆盖。为此,山东省人社厅出台了人才年金试行办法,并在青岛等7个城市试点实施,根据实施情况及时搜集反馈意见,不断完善优化政策,最终实现在全省全面推开。
“可以说,人才年金是企业年金的一个分支。为了提高企业年金覆盖面,让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更好地惠及企业和职工,山东省推出了人才年金试行办法,可以为人才先行建立企业年金,有效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整体水平,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张守海表示,人才年金在青岛市启动试点后,市人社局将大力宣传人才年金政策,鼓励企业优先为人才建立年金,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关于加快发展企业年金的指导意见》和《山东省人才年金试行办法》出台后,受到了岛城企业广泛关注,市人社部门接到了100余家企业关于人才年金的咨询,部分企业开始着手制定人才年金方案。
方案备案
在随后举行的宣介会上,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唐霁松做了《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若干问题》的主题演讲,来自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招商银行总行、中国人寿养老保险总部的专家分别就企业(人才)年金方案制定、投资管理和绩效评估方面做了专题演讲。太平养老保险青岛分公司、平安养老保险青岛分公司、泰康养老保险青岛分公司、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分别与5家企业现场签订人才年金受托意向书,并由青岛市企业年金发展联盟集体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交人才年金方案备案申请。经审核,全部符合企业年金办法和山东省人才年金试行办法的有关要求,相应人才年金方案在现场获批备案。这是全省首批人才年金在青岛落地实施。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