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企业环保码”打开“数治”新局面  为环保监管插上智能翅膀

11月7日上午,青岛市北区“企业环保码平台”首期培训会在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召开。据了解,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市北分局创新推出企业环保码,具有风险预警快、问题溯源准、责任清单明等鲜明特点,确保了环保风险始终在控、可控、能控,打开了生态环境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数治”新局面。

培训会现场

在培训会现场,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市北分局工作人员展示了环保码使用情况:点开该局“企业环保码”监管平台工作图,企业环保“绿码”涌入眼帘。数据显示,该平台自2021年10月开始建设,目前2.0版已进入应用,今后将融合“用户体验”理念打造三期工程。

谈起搭建“企业环保码平台”的初衷,市北分局局长王云龙介绍说,管理数据由于职能上的“条条”管理,造成数据的分割性,而把企业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整体,那么企业从生产立项、水汽生物污染物的排放、污染防治设施、应急预案以及相关要素都放在企业名下,监管部门通过系统调取数据达到管理的目的,从而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监管部门工作效率。

据了解,目前该平台覆盖企业158家,今后还会有针对性地扩展。该局把区域内企业作为一个系统的生命体,依托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各专项业务管理系统的成果,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多方法多渠道采集存储数据信息,通过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搭建“企业环保码”平台,所需数据的流转均在平台进行,可实现数据共同查询和多次利用,并利用平台数据内设赋码规则,自动为企业赋“红、黄、绿码”进行分级管控。其中,“绿码”表示企业无超标和环境问题,将被列入“正面清单”,监管部门“无事不扰”;“黄码”表示企业存在一般隐患,需要进行整改;“红码”表示企业有重点环境安全隐患,将被列为重点管控对象。同时融入问题自动识别系统和智能化应用场景,对“黄码”和“红码”企业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同时向企业和环境管理部门输出问题清单并发出短信提醒,实现了精准执法和差异化督办管理,提高了监管执法质量与效率。

今年9月,“企业环保码”平台锁定某废气排口连续四小时“烟尘”超标,第一时间给企业赋予了“黄码”,并即时将预警信息推送企业和监管部门,实施原因查实、材料审核等闭环处置,仅半天时间便恢复了“绿码”。 利用“企业环保码”对污染源企业进行监管,在山东省尚属首例。“企业环保码”平台获得了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具有着可复制、可推广的广阔前景和应用价值。

同时,基于“企业环保码”平台建设成果,配套建设全时监测雨水管网的水位计,对市北区重点河道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以一张图形式展示监测数据。目前,平台累计获取20条河道的实时水位信息4万余条,对其中38次水位异常现象进行报警,通过河道开闸规律和辖区降雨情况,分析其中36次为河道定期开闸放水,导致的水位降低,2次为突发降雨,水位增高过快数据变化异常,为精准溯源追查非法排污行为,深入开展雨污分流治理工作提供有效支撑。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辛小丽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