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笔仓单对应一个个网格,一个个网格对应一排排货物,点开一个具体仓单,货物的品种、位置、入库时间……详尽的货物信息全部显示在电脑中,再点下鼠标,可以实时监测到货物的实际状态。
通过线上平台管理仓单,点点鼠标就可查验货物,发生在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这一幕场景,完全颠覆了记者脑海里一堆堆货物、一摞摞纸质仓单的传统仓库管理印象。
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管委财政金融部副部长于文洁介绍,这就是自贸区创新推出的全国首个数字仓库项目。项目创新的底层逻辑源于数字仓库硬件的改造,以及电子仓单平台货兑宝平台的搭建。
长期以来,大宗商品仓库一直存在着管控难、货权不清晰、信息不透明等一系列的痛点,导致大宗商品交易融资难,制约了整个行业发展。为长期解决这一问题,去年,青岛自贸片区管委联合中储发展、京东科技等科技领军企业,以片区范围内仓储企业作为试点,创新落地了全国首个数字仓库项目。
据了解,青岛自贸片区管委计划拿出3年时间改造22万平方米大宗商品仓库,目前已经改造了10万平方米。通过对自贸区原有仓库的改造,实现物流仓储的数字化、可视化管理。
立足城市发展的新定位新格局,适应贸易金融催生的新模式新业态,建行青岛市分行不断提升数字金融服务水平,以数据和科技驱动业务升级重构,以平台和生态打造业务发展引擎,运用新金融这把温柔“手术刀”,创新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与物流金融业务新模式,努力解决贸易金融中的痛点问题,以新金融实践助力青岛高水平对外开放。
依托金融科技优势,青岛建行联合青岛片区管委积极推进金融协同创新,建立自贸金融联合创新实验室,与“数字仓库”共建数字化融资平台。该行着力推动创新策源,以差异化的数字金融产品打造平台强链数据化“飞轮”,不到一年时间,推出多个“首单”业务,激活平台链上贸易实体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全球首单基于数字提单确权转数字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打通了大宗进口货物从订船、通关、入库到仓储提货、质押融资、交易交付的全链路,全业务流程不到一个工作日即办理完毕;全国首笔区域协同期交所场外平台电子仓单线上质押融资业务,一个工作日便实现融资申请、仓单质押及融资发放,打造了数据共享、快捷、便利、安全的场外平台电子仓单线上质押融资通道;青岛市首笔上合示范区铁路运单项下出口贸易融资业务,为跨境电商企业办理单证融资业务,实现了中欧班列“班列+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新突破。
近几年,青岛建行以“数字仓库”平台为依托,围绕贸易链、物流链、创新链、生态链布局和打造金融链,积极赋能G端政府、B端企业和C端民生生活,以新金融服务青岛区域发展战略,助力青岛打造贸易金融创新生态。
青岛财经日报记者 姜亚玲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