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近日召开。大会以“协作促就业 匠心树品牌”为主题,集中展示分享各地开展劳务协作、培育劳务品牌经验做法,推动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青岛市围绕“劳务协作再升级 携手共进现代化”做典型经验交流。
近年来,青岛市高度重视东西部劳务协作,全力以赴做好外来劳动者的城市融入工作,用心用情服务让他们感受到“来了就是青岛人”的城市温度。
打好“待遇牌”。青岛市通过靶向提供优质岗位、配套提供务工交通补贴、精准提供专业化技能培训确保来青务工人员稳定增收。其中,创新搭建了劳务协作精准信息对接平台,根据劳动者的技能特点和就业意愿,组织重点企业提供月薪不低于6000元的优质岗位,并为来青务工人员提供交通补助。
打好“服务牌”。青岛市连续3年开通劳务协作专机专列专车70余班次,输转劳动力5000余人,实现了务工人员“出家门、进厂门”的无缝衔接。严厉打击侵害外来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在市、区(市)两级配置就业服务专员,及时掌握工作和生活需求,为劳动者提供“点对点”服务,实现了外来务工人员医疗参保、随迁子女入学“同城待遇”。
打好“情感牌”。青岛市对接协作城市有关部门和在青同乡会、商会及相关人力资源机构,聚力帮助来青务工人员克服水土不服、生活不适等问题,开展“暖心行动”“小候鸟行动”等系列慰问活动,让外来劳动者切实感受到城市的温暖。
通这一系列举措,青岛市打造了“青定山海”“青陇一家亲”等具有青岛特色的劳务品牌,2021年以来,为甘肃省陇南市、定西市和省内菏泽市三地培训脱贫人口1万余人,吸引三地劳动者来青就业10.1万人次,实现协作地劳动者就业增收80多亿元,有力推动了协作地区劳动者实现“稳稳的幸福”。
下一步,青岛市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各项部署,坚持以劳务协作为抓手,着力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围绕信息化协作平台建设、区域化协同机制构建以及精准化城市融入服务等重点工作持续发力,为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贡献青岛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