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巧用城市“边角料”  青岛市北区充分盘活辖区微空间

今年以来,青岛市北区从居民需求出发,坚持“小而精、小而美”的设计原则,充分盘活辖区微空间资源,使得多处原本基础设施破旧,利用率不高的闲置地块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居民从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的“微更新”中感受幸福新生活。

红色赋能 校门空地“大变身”

幼儿园门口的等候亭

“以前我们过来接孩子都是站在马路边,来往车辆路过很不安全。现在好了,不仅环境美化了,还增加了等候区、健身区,让人惬意又舒服。”在中科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孩子的张女士告诉记者,以前中科幼儿园门口环境较差,周边道路上停满车辆,到了放学的时间,路上挤满了接送孩子的家长。

市北区合肥路街道接到家长的反映后,积极联系辖区红色合伙人,开展三方协商,投资20余万元对中科幼儿园门口区域进行“微更新”。增设改造2个廊亭、6个宣传栏以及部分健身器材,同时将挡车柱外扩,以改善环境校门口乱停车现象。项目仅用时半个月即完工,幼儿园门口焕然一新。道路干净整洁,人员来往有序,花草摆放整齐,到处弥漫着淡淡花香。

还地于民 桥下空间“焕新颜”

福州北路与辽源路交汇处桥下,人车流量较大,是通往附近新业广场商圈、辽源路美食街的唯一快捷通道。改造之前,桥下光线不足,环境卫生差,墙面污浊,杂物乱堆乱放、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

楼梯采用渐变色涂装

合肥路街道结合城市微更新工作和洪山坡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桥下空间利用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坚持问题导向,聘请专业设计团队,以“提升空间活力,打造最美桥下办公区+商住区复合空间”为目标,兼顾经济性、形象性、功能性与文化性进行设计。桥底顶部结构进行彩虹涂装,两侧楼梯采用渐变色涂装,桥洞两侧立面采用几何色彩图案美化提升,并配以充满年轻化和青春活力的文字,打造网红打卡墙。“桥下真是大变样了,之前又脏又乱又暗,现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五彩缤纷,周围的小孩都喜欢来这里玩耍。”住在附近的刘大爷欣慰地说着。

居民参与 老旧小区“逆生长”

改造后的小区公共空间

海棠园、玉兰园、樱花园、紫薇园、梅园,洪山坡小区有5个不同主题的绿化园区,明年花期居民们将有望实现花园梦。据了解,洪山坡小区的改造涉及53个楼座,除了进行楼内粉刷、雨污水管网更换外,还增加了无障碍通道,并在台阶上设置了便民坡道。改造过程中,有6名居民也因为各自“特长”,被邀请成为监督员。在他们的出谋划策下,小区改造中增设了无障碍通道,下水管道也换成了更加耐用的PVC材质。通过社区“微更新”,营造浓厚的社区议事氛围,提高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感,让更多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小区建设的“当家人”,营造更精致、更安逸、更生态的社区新场景。

“老记忆”更新 描绘宜居“工笔画”

村落街巷图、“四鼻子罐”、老磨盘……这些老物件,是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湖岛村留给现代人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湖岛街道湖岛社区原湖岛村回迁安置区逐渐呈现出公共设施年久失修、配套设施功能短缺等短板。为了让“老记忆”焕发新光彩,湖岛街道按照“尊重历史唤醒记忆,融入当下面向未来”的思路,挖掘社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文化特色,在原湖岛村回迁安置区域内精心打造了占地面积695平方米的“湖岛记忆”微更新项目,以更加富有创意的方式,用三种色彩将活动广场划分为以“脉络”“腔调”“活力”为主题的三个区域,让过去年久失修的公共设施焕发“新光彩”,让老城区焕发“新腔调”,描绘宜居“工笔画”。

“作为湖岛村的老居民,看到那些逝去的东西又重新回到大家的眼前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家住湖岛社区的王大爷说道,“新修的活动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和活动舞台,平时我们经常在这里锻炼身体。这种新旧结合的设计非常有人情味。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要活在当下,才能有今天幸福的生活。”

家门口的“微更新”点亮居民“小确幸”。市北区将持续推动城市存量空间的活化与利用,升级改造绿化带、人行道,增设健身设施和党建长廊,以“小投入”撬动“大改变”,不断改善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辛小丽 通讯员 秦涛 吴冕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