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推行校长听评课制度,每学期不少于30节——校长听评课常态化,意义何在

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按照相关要求,青岛中小学校长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中,将听评课活动作为了解教学的主渠道,每学期听评课数量不少于30节。自去年7月青岛市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以来,青岛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推行校长听评课制度。

该项政策究竟落实情况如何?校长听评课又对青岛市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寻找更多衡量学生的“尺子”

青岛第五十一中学校长王凯红上学期听课数量高达104节,仅听课笔记就写满了三大本。

听评课成为王凯红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的好机会。在听体育课时,她发现有一个孩子的体育课表现非常抢眼,于是在全校开展了校园吉尼斯体育项目。这个孩子在全年级的瞩目中用标准动作颠了1021个球,赢得满堂彩。从那以后,这个孩子找到了自信,课堂上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发生了很多“神奇的”变化。这件事给王凯红的触动很大,她感慨道:“听课让我学会在课堂中观察细节,寻找更多衡量学生的‘尺子’。‘尺子’越多,好学生也就越多。”

青岛银海学校校长刘晓云也是上一学期校长听评课的典型,数量超过了100节。作为青岛市名校长,刘晓云在听课时非常细致,特别注重观察学生的反应,就连小组讨论她也认真聆听。

“小组讨论不等于合作学习,有的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小组讨论,但大家各说各的观点,没有思考和改进的空间。”针对这种现象,刘晓云在评课时建议小组讨论要围绕一个目标展开,最后整个小组汇报的应该是达成共识的观点。一个个细节的改进,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青岛财经职业学校校长兰明传看来,作为学校的领导者,领导教育就要领导课堂。听评课对教师评价起到了引领作用,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听评课时,兰明传对有代表性的教师会给予持续关注,研究成长规律。兰明传举例,他在上学期初听了一位青年老师的课,评课过程中给这位老师提出了建议,并与这位老师约定,第二周再来听课,观察改进情况。久而久之,形成了“时间线”,这更有利于促进教师成长。同时,通过一个典型也可以带动这一类老师的专业发展。

王凯红也会像一个“寻宝人”进入课堂,挖掘每个老师的特长、亮点;再以“参与人”的角度,帮助老师分析课堂得失;最后以“研究者”的身份,努力解决其中的问题。王凯红说:“在评课时,也会延伸到老师对学校的意见建议,了解老师个人的家庭困难。慢慢地,老师不会把被听课当成一种负担,反而希望彼此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在这样的听评课氛围下,青岛第五十一中学的干部们渐渐由管理者变成老师们的贴心人。“我们把老师放在心上,老师就把学生放在心上。”王凯红说。

置身一线,决策更有的放矢

“在我们青岛第一中学,校长、中层干部每周都会听评课。特别是严贤付校长,不仅听自己的本学科数学,其他学科也会听,而且对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还特别熟悉。”青岛第一中学化学教研组组长杜春玲说。

在严贤付办公室的书橱里,放着满满当当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各学科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听评课之前,严贤付会认真把每一堂课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等研读一遍,对课堂目标了然于心。

“校长就是风向标,校长重视什么,人在哪里,就代表学校的重心在哪里。”因此,即使行政工作再多,严贤付也保障平均每天一节的听课频率。在严贤付看来,校长只有置身教学一线,感同身受,才能拿出切实的方案,为老师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同时,严贤付把班级这个最小的教育单元当作窗口,在听评课中敏锐地观察一线的鲜活信息,从而让决策更加有的放矢,也引发了他对班级管理、学校教科研、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的思考。(记者 张忠德 杨国胜)

来源:大众日报

相关新闻链接

大众日报      校长听评课常态化,意义何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